買新三板股票風險大嗎?有哪些風險?
自從新三板市場分層改革后,投資者出于對轉板成功后可能獲得巨大回報率的期望,還是開始越來越關注這個不被重視的市場。由于合格投資者的門檻較高,普通散戶投資者很難直接參與,而有實力參與新三板的大戶們投資也相對謹慎。畢竟,這個不成熟的市場相比A股市場還是風險較大的。這里,希財君就給大家整理一下都有哪些方面的風險。
流動性風險
這是新三板市場目前最主要的風險,整個市場的成交量只相當于一家普通的主板企業,這對新三板目前的資金規模來說是不正常的。在交易制度不完善并且轉板制度尚未出臺的情況下,買入的新三板股票想要退出只能通過協議轉手,或者等企業IPO之后賣出。但精選層以外的基礎層和創新層轉板上市的可能性很小,如果做市商制度出臺,流動性會有一定改善,但相對于二級市場仍然有較大差別。
選股風險
擴容以前的新三板中,掛牌公司大都是比較優秀的,其中近半數基本符合創業板上市條件,投資的風險是相對較小的。但經過擴容后,掛牌門檻降低,公司質量良莠不齊,絕大多數公司未來很難上市,其中甚至有不少隨時都可能倒閉,對沒有分辨能力的投資者來說,風險是比較大的。而且,一些優質企業的股份通常早已經被大券商承包,甚至長期持有,導致很多小機構與個人投資者無法獲得市場中的優質標的,選擇次優的公司投資收益較低,風險也大。
估值風險
目前新三板對掛牌企業沒有盈利水平的要求,除了少數細分行業領頭羊公司,大多數的創業型或守成型公司經營水平不行,融資能力也差、,股票缺乏流動性,沒有什么投資價值。兩千多家企業中,能上精選層或者轉主板的很少,大部分公司有盈轉虧的凈值下跌風險,有些股票可以跌到原價的10%、甚至退市。另外,財務報表也是可以粉飾的,公布的利潤對普通投資者幾乎沒有任何意義,絕大多數公司做不到長期穩定的分紅,又何談估值呢。
交易風險
目前新三板股票是不設漲跌幅限制的,從歷史成交數據來看,部分個股價格波動非常劇烈。由于新三板的協議轉讓常常導致同一只股票可能出現巨大的價格差距,這削弱了新三板的價格發現功能,協議轉讓的價格也并不能體現掛牌公司的真實。有些私募基金公司為了牟利,甚至會低價大量收購流動性差的基礎層或是創新層股票,然后吹票忽悠不懂的散戶接盤。
監管風險
目前企業掛牌的條件還只是試行,很多質地并不合格的企業通過借殼等手段上新三板,機構做盡職調查費時費力,因此可能就會放棄投資。掛牌并沒有起到非常好的篩選效果,很多企業的主要股東把新三板當做了自己套現的樂園。如果未來把掛牌審核制度與分層制度結合起來,在掛牌的同時就對企業進行評級,就可以有效加強監管,降低投資者的風險。
以上就是投資新三板的5個方面主要風險,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投資理財 新三板 股票 概念股 主板 股票估值 精選層 流動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