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資500億!中芯國際大動作,聯手大基金 A股受益名單梳理
財聯社12月7日訊,日前,中芯國際(行情688981,診股)又來一項大動作,聯合大基金二期狂砸500億元投建12寸晶圓制造。實際上,芯片缺貨風波愈演愈烈已是不爭的事實,此前芯片代工商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就表示,目前晶圓產能已緊張到不可思議。機構稱未來四年晶圓產能擴張將延續,至2024年每月晶圓產能將增長35%。
中芯國際聯手大基金投資近500億加碼12寸晶圓制造
12月4日晚間,中芯國際發布公告,稱中芯控股、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和亦莊國投將共同成立合資企業,注冊資本50億美元,準備投資76億美元,大概折合500億人民幣巨額資金生產12寸集成電路晶圓及集成電路封裝系列等。
公司認為,成立合資企業可以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和客戶需求,有助本公司擴大生產規模,降低生產成本,精進晶圓代工服務,從而推動本公司的可持續發展。
事實上,中芯國際等國產半導體企業近兩年經營確實體現了比較好的趨勢。
11月11日晚間,中芯國際披露登陸科創板以來首份三季報,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8億元,同比增長30.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0.8億元,同比增長168.6%。全年收入增長預期上修為23%到25%,全年毛利率目標高于去年。
萬聯證券指出,受益于5G催生的以AIoT為代表的應用,電子元器件、半導體行業的需求增長;同時,我國國產替代加速,自主研發能力不斷突破。中芯國際作為我國芯片代工的實力代表,有望發展加速。
晶圓產能已缺貨到不可思議
自從iPhone12上市后,芯片缺貨風波更是在消費類電源領域大肆擴散,并且愈演愈烈。11月30日,力積電召開興柜前公開說明會,董事長黃崇仁就曾表示,目前晶圓產能已緊張到不可思議,客戶對產能的需求已達恐慌程度,預估明年下半年到2022年下半年,邏輯、DRAM市場都會缺貨到無法想象的地步。
根據國際電子商情訊息,全球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包括臺積電、聯電、世界先進、力積電等代工廠四季度訂單滿載。
2021年上半年先進制程及成熟制程產能已被提前預定。聯電由于8英寸晶圓產能不足,今年針對IC設計廠額外增加的需求調漲價格,明年更有望全面調漲。
根據TrendForce數據,估計2020年全球晶圓代工產值年增23.8%創新高,突破近十年高峰。根據SEMI數據,未來四年晶圓產能擴張將延續,至2024年每月晶圓產能將增長35%。
對于投資標的,國元證券(行情000728,診股)認為,8英寸產能緊張導致代工和產品提價趨勢確定,國內8英寸代工龍頭企業直接受益,建議關注華潤微(行情688396,診股)。產品漲價使功率器件龍頭公司盈利快速提升,建議關注新潔能(行情605111,診股)、斯達半導(行情603290,診股)、揚杰科技(行情300373,診股)。
同時建議關注:通過產品組合調整,向中高端進軍的老牌功率IDM龍頭華微電子(行情600360,診股);化合物半導體代工龍頭三安光電(行情600703,診股);大功率器件優質公司臺基股份(行情300046,診股);產品線豐富的IDM龍頭士蘭微(行情600460,診股);高壓、大功率晶閘管龍頭派瑞股份(行情300831,診股)。
光大證券(行情601788,診股)建議關注:1)國內功率半導體龍頭公司華潤微、新潔能、斯達半導、聞泰科技(行情600745,診股)(安世半導體)、立昂微(行情605358,診股)、揚杰科技、捷捷微電(行情300623,診股);2)代工廠商華虹半導體、中芯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