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0m8ki"><acronym id="0m8ki"></acronym></strike>
    <button id="0m8ki"><tbody id="0m8ki"></tbody></button>
  • 百度聯手吉利造車 科技巨頭掀第二輪新造車浪潮

      持續近1個月的百度造車傳聞終于塵埃落定。

      1月11日早間,百度發布公告稱,將組建一家智能汽車公司,以整車制造商的身份進軍汽車行業,吉利控股集團將成為新公司的戰略合作伙伴。

      據百度方面稱,新組建的百度汽車公司將面向乘用車市場,并獨立于母公司體系,保持自主運營。同時,百度將人工智能、Apollo自動駕駛、小度車載、百度地圖等核心技術全面賦能汽車公司,支持其快速成長。

      作為百度汽車公司的戰略合作伙伴,吉利控股集團將以出資的形式參與。據悉,雙方將基于吉利最新研發的純電動架構—浩瀚SEA智能進化體驗架構,在智能汽車制造相關領域展開緊密合作,共同打造下一代智能汽車。

      事實上,早在去年12月15日,路透社就報道稱,百度正在考慮制造自主研發的汽車,并且已經和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廣汽集團(行情601238,診股)及中國一汽集團的紅旗汽車制造廠舉行了初步的私密洽談,談論了此舉的可能性。

      彼時,百度方面回應時代周報記者稱,對市場傳聞不作回應。

      不過,業界當時已普遍認為百度切入造車有其可行性。

      “數據和用戶方面,互聯網企業比主機廠更占優勢,是否造車關鍵還是看戰略選擇,換言之,就是實現當前利益最大化,是否必須進入造車的重資產高風險環節。”有業內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目前,百度已給出自己切入整車業務的方案:即與傳統車企達成戰略合資合作,發揮傳統車企在整車制造、技術平臺架構方面的優勢,同時利用自己在智能化方面的優勢進行強強結合。

      1月11日,時代周報記者采訪了吉利汽車方面,試圖獲取更多合作的信息,包括出資比例、投資金額等。不過,吉利汽車方面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具體情況暫不清楚”。

      該消息對二級資本市場帶動有限,11日,吉利汽車(00175.HK)股價下跌2.56%,收盤報32.4港元/股;而百度(BIDU.NASDAQ)美股盤前呈現小幅漲勢,截至發稿前,百度股價漲約1.79%至244.55美元/股。

      百度攜手吉利的造車邏輯

      吉利與百度在汽車業務的合作可追溯至2019年。

      在2019年7月3日舉辦的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與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共同宣布,吉利與百度將就智能網聯、智能駕駛等AI技術在汽車、出行領域展開全面戰略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會現場,李彥宏與李書福圍繞吉利汽車首款云智能SUV—博越PRO進行互動。

      彼時,李書福表示,從吉利博越PRO開始,吉利汽車將開始全面搭載融合小度車載交互系統的GKUI19系統。相信雙方通過戰略合作和資源協同,能夠占領行業技術制高點,共同構建引領未來的智能出行生態,為用戶創造全新價值體驗。

      如今,雙方的合作更進一步。

      在汽車行業分析師任萬付看來,百度與吉利在造車業務上的深化合作,雙方有著多重因素的考量。

      “從百度的角度來說,吉利目前是自主品牌的執牛耳者,百度選擇與吉利合作可以達到擴大影響力、順利開局的目的。另外,百度造車優勢在于自動駕駛技術,而造車經驗缺乏;吉利有豐富的造車經驗和產能布局。”任萬付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對于百度而言,基于吉利的全新電動架構進行智能汽車開發,將有效降低其入局造車業務的資金、技術門檻及提升產品開發效率。在目前賽道漸擠情況下,快速建立起百度汽車在市場的影響力。

      據悉,此次百度與吉利的戰略合作,將基于吉利最新研發的純電動架構“浩瀚SEA智能進化體驗架構”(下稱“浩瀚架構”)進行開發。

      在2020年9月的北京車展上,該架構正式發布。彼時,據吉利控股集團總裁安聰慧介紹,浩瀚架構的研發耗時4年,共花費了180 億元,實現了從 A 級車到 E 級車的全尺寸覆蓋,可以滿足轎車、SUV、MPV、 小型城市車、跑車、皮卡及未來出行車輛等全部造型需求。

      如今,吉利汽車浩瀚架構也在此次百度與吉利的合作中再次走到聚光燈下。而隨著該架構開發的多款車型于今年陸續進入市場,其顯然也承載了吉利技術品牌輸出的重任。

      另一方面,在造車產業鏈上下游擴張、跨界合作趨勢加深的情況下,從吉利汽車的角度出發,與在自動駕駛領域早有積累的百度合作,也不失為一個前瞻性多元化的選擇和提前布局。“吉利汽車選擇與百度合作,一方面是看中其前期在自動駕駛上的積累,另一方面也是多元化發展的一種選擇。”任萬付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多家科技企業爭相“上車”

      在百度之前,已有多家科技巨頭宣布聯合車企造車。

      去年11月,上汽集團(行情600104,診股)宣布聯合浦東新區、阿里巴巴共同打造高端智能純電汽車項目智己汽車;同月,長安汽車(行情000625,診股)董事長朱華榮也向外界透露,公司正攜手華為、寧德時代(行情300750,診股),三方聯合打造高端智能汽車品牌和高科技的高端產品等。

      與此同時,蘋果也在加速“上車”。1月10日,據外媒報道,現代與蘋果計劃在喬治亞州的起亞汽車工廠生產汽車,或共同投資在美國新設工廠,并且在2024年左右生產10萬輛車,全部年產能為40萬輛。

      雖然合作尚無定論,但傳聞并非空穴來風。據悉,蘋果在2014年就啟動了“泰坦”項目,不過后來被擱置。但去年年底蘋果就被傳出將在2021年9月發布首款電動車APPle Car,并已向汽車零組件供應商提出了備貨要求。

      “據我了解今年大概有數家科技企業可能會成為不同模式的造車新勢力,這對智能汽車市場和新的移動生態真正的到來,會產生非常正面的加速影響。”在百度官宣造車消息不久,1月11日中午,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在個人微博上稱。

      事實上,如若說上一輪新造車熱潮中,百度、阿里等科技、互聯網巨頭只是充當新造車企“投資人”的話,那么起于2020年年底的新一輪造車浪潮中,科技巨頭們或更想成為智能汽車變革時代中的深度參與者。

      不過,在業界看來,盡管新一輪新造車品牌有了科技巨頭、傳統車企加持,能更好解決資金、技術等問題,更好地優勢互補,但要想成功從如此多的智能汽車品牌中脫穎而出,或并非易事。

    鄭重聲明:用戶在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與股民學堂立場無關,所發表內容來源為用戶整理發布,本站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主站蜘蛛池模板: 谢通门县| 临猗县| 板桥市| 丹江口市| 平山县| 德化县| 揭西县| 剑川县| 临西县| 邹城市| 济宁市| 信丰县| 金湖县| 商南县| 泌阳县| 巴彦淖尔市| 临西县| 阳新县| 泌阳县| 东乡族自治县| 新乡县| 陆川县| 临澧县| 团风县| 旌德县| 运城市| 郧西县| 繁昌县| 东丽区| 武安市| 禄丰县| 怀仁县| 夏邑县| 溧阳市| 鹤山市| 城口县| 林周县| 大竹县| 琼海市| 阿拉善右旗| 五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