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股票買入不怕價高?是什么原因
為什么股票買入不怕價高?
首先我們在股市中,就有許多中小散戶因自身資金小、信息渠道不暢通,總覺得是弱小一族,自認沒有賺錢命,講起話來總感到與大戶和機構不是一條道上的,理不直、氣不壯。事實上,這是中小散戶看扁了自己。股市和期貨的炒作盈虧的關鍵點,在于其自身的投資理念是否對頭,或者說與投資者自身是否存在“心理障礙”與“思維誤區”有關。
許多投資者在炒股中,存在“喜低厭高”的思維誤區。買股票喜歡找低價的弱勢股,看見高價的強勢股不敢買;找黑馬喜歡尋低位縮量躺著的股票,不敢找突破阻力區域且不斷走強的股票;更不敢追進處于上升通道,又不斷走強的個股。患“恐高癥”的股民往往想“抄底”,不愿順漲勢而為。股價漲高了,就拼命尋找低價股;股市強勢而不敢順勢介入,偏偏尋找價格較低的基金買。明知道當前市場的熱點在資源類板塊上,卻非得尋找還處于未有啟動的低價虧損股等。
也難怪,患“恐高癥”的投資者,主要還是被套怕了。因為以前盲目追漲而深度被套,“草木皆兵”與“見了草繩也認定是蛇”的思想障礙,使他們認定只能“抄底”不能“追漲”。孰不知,股市中有“趨勢論”,個股中有“強勢股”與“弱勢股”之分。當市場處于牛市時,市場往往漲了還漲,利空消息對其作用不大,而利多消息卻給其火上澆油。當某個股票處于強勢中,往往還有更高價。人們經常可以看到,一旦某股票處于弱勢中,股價往往價格跌了還要跌,價格低還有更低價可見。
我們不是強調一味找高價股,一心追漲強勢市場。而是說,一旦從技術面到基本面,大盤趨強或熱點強勢板塊初現時,就應“該出手時就出手”。許多投資者都知道順勢而為,但就因為股價已走出“底部價”心態不平衡,自認為價格已高不敢出手,每天坐視股價越漲越高,是十分影響投資心態的。這就是“恐高癥”帶給投資者的思維誤區。
- 上一篇:重大資產重組是什么意思?重大資產重組的概念
-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