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申購有哪些規則?新股申購能賺到一百萬嗎(2)
能選擇申購新股,并且不為投機所動,已經是top 1%。也就是說,任何能開始這個規劃的人,已經是全國top1%的人。有較高收入、有儲蓄意愿和能力、有自控能力、可以學知識并分析情況,且能抵住誘惑。只要你開始了,你已經走上了成功之路。
對了,因為兩年限制,你得在20歲就把戶開了,至少大學畢業(22歲)就得把戶開了,不然你科創版和創業板都開不了。20歲時,股市,股票是什么?天啊!你20歲就想到炒股了…這輩子大概率會富吧?還沒完呢。在第二年時,賬戶資金是35萬,此時因為最佳市值收益率的考慮,應該考慮使用第三個賬戶了。在使用第三個、第四個賬戶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些新困難和新問題,也會遇到新機遇,此時又會進入一個分水嶺。
接下來是融資的門檻。要提高收益就要進行創業板和科創板開戶。我們假定25歲開始這個工作且自己的第一個賬戶滿足條件(如果22-23歲就有意識的讓父母或者準備借殼的人頭去開戶刷兩年經驗,又是人中龍鳳了,你也不用打新了),那么還差的就是錢。
此時需要一定的融資能力(親屬融資、信用卡、信用貸),我相信你會在工作之余注意培養自己的融資能力,保持良好征信,維持和金融機構的關系。你需要拆借足夠的資金完成科創版開戶,并且還要和券商保持良好的關系。
這樣一圈弄下來,不得脫層皮?其實一點也不比上班輕松。此時你應該控制至少3個賬戶,有大概30-40萬市值,可以短期借債10-20萬,可以有信用卡或貸款額度20萬以上,并有相應運用他們的渠道和技術。但是別忘了這都是需要時間的,既然年收入(家庭)在20萬以上,相信主要工作并不會太輕松,這一切都是要在業余時間做的。也就是說,直到此時,概率法則才能展現出來。
假設每個賬戶每年中一簽,每年就能提供3-5萬收入,加上底倉的股息收益(3-4%),第一個35萬在第一年才能實現大約不到6萬收入。如果在這上面花的時間過多,是不是會和工作(假設收入在10萬以上)沖突呢?就考慮時間成本,每天申購新股1分鐘,一年大概是3小時。這個工作可以在中午午休時做,不影響工作。加上調撥資金、賣出新股的規劃等,一年大概是5小時。
申購計劃、對新股政策的解讀,按照每個月做一次來計劃,一個月花2個小時,大概一年是24小時。財務管理按照每個季度1小時,一年4小時。底倉的選擇需要一定的股票知識,開始你需要自學股票知識,再到選擇底倉,如果要提高收益率,不能簡單的只買銀行股,需要選擇大概率成功的股票。
這項工作非常復雜,每個月都要重新review,一年投入24小時都算少,加上對股票的自學,一年大概需要至少50小時。如果需要融資,就需要更多時間了。辦卡、養卡、倒卡、財務規劃、資源維護這些,一年至少投入24h,考慮到浪費在銀行和券商的路上和業務時間等,一年投入30h差不多。借賬戶的人情,關系維護,一年再要投入10h以上。這樣一年至少需要投入120小時的工作時間。折合15個工作天,相當于一個月的工作量,以上還不能影響本職工作。
所以,想要靠申購新股賺到一百萬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