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貨漲價持續半導體景氣上行再次確認 關注產業鏈相關投資機會
當前半導體行業現狀仍然是供不應求、缺貨漲價持續,且愈演愈烈。機構指出,建議關注需求趨勢良好且產能有保證的優質細分設計和IDM標的,同時關注受益于產品漲價、盈利能力持續改善的代工、封測環節龍頭標的,及國產替代持續加速的設備、材料環節標的。
核心邏輯
1、國家政策持續助力集成電路產業發展。3月29日,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發布《關于支持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發展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符合規定條件的半導體相關進口產品自2020年7月27日-2030年12月31日期間均可免征進口關稅。該政策為2020年8月4日國務院發布《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中關于集成電路企業進口稅收優惠政策的具體落實。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從對集成電路十年免稅政策,到現在進口稅收優惠政策出臺,顯示出中國發展集成電路產業的決心,進口稅收政策通知折射出近年來中國對進口集成電路和相關技術的需求變化,產業從高速發展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2、外需助力產業升級,國內循環助力自主可控。國內電子產品對海外高階制程芯片需求不斷擴大,2020年進口芯片5,435億塊,進口金額超3,500億美元。國內進口高端芯片助力產業升級,與全球產業實現國際循環。國內自主生產芯片對于原材料需求旺盛,高階制程芯片原材料依舊需要大量進口。數據表明國內集成電路自主產量不斷創出新高,2021年1-2月,中國大陸集成電路產量累計突破530億塊,同比大幅增長79.88%,增速創新高。2020年,中國大陸集成電路芯片產量突破2,600億塊,創出歷史新高。稅收政策的出臺有利于國內高階制程芯片企業減少生產負擔,加速高階制程芯片國產化。
3、英特爾宣布在芯片制造領域的擴張計劃,我國半導體產業鏈國產替代迫在眉睫。目前全球芯片的生產與制造能力趨緊,英特爾加大第三方代工產能,將實現更為靈活、更龐大的產業規模,實現在成本和性能上的平衡。英特爾組建“英特爾代工服務事業部(IFS)”將進一步放開其代工業務,劍指千億美元晶圓代工市場。全球代工產能緊張,各國對半導體產業鏈自主可控愈發重視。預計各國政府將進一步加大政策、資金投入,扶持本土芯片制造業的發展。歐、美等國制造業回流趨勢明確,我國半導體產業鏈國產替代迫在眉睫。
4、汽車缺芯再發酵,全球半導體設備需求持續旺盛。受汽車功率、MCU等芯片短缺的影響,全球汽車制造商面臨短期減產、停產的困境:蔚來汽車公司計劃從2021年3月29日起將合肥江淮汽車(行情600418,診股)工廠的生產暫停5個工作日。由于芯片供需趨緊,制造商加大產能投入,全球半導體設備出貨量維持高增長。考慮到新建產線的建設周期,預計本輪半導體設備的高景氣將持續至2022年,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有望突破800億美元。我國為全球半導體設備最大需求國,半導體設備國產化率仍然較低。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供給端呈現壟斷特征,美、日企業占據主導地位:美國的應用材料、泛林半導體、科天和泰瑞達均為細分領域龍頭企業,合計占有市場份額近50%。國內廠商目前在全球半導體設備領域體量較小,但隨著技術的積累,近年來在刻蝕機、去膠機及熱處理等細分設備的產線已經實現0至1的突破,中長期發展空間廣闊。
5、設計/IDM景氣持續,代工封測仍滿載。設計/IDM方面,由于當前載板和其他原料缺貨問題,IC設計廠商仍無法滿足客戶需求,故當前不必過于擔心庫存風險,但仍需繼續觀察2H21和后續的整體需求趨勢;功率IDM方面,海外巨頭產品交期和價格趨勢均呈現上升勢頭,國內功率廠商在手訂單充足,配套產能提升節奏超預期。代工方面,產能緊張局面從8寸蔓延到12寸,我們認為代工價格上漲使代工廠業績從產能利用率提升驅動轉向盈利能力提升驅動。除臺積電外,全球代工廠2021年資本支出主要投入成熟制程方向,成熟制程產線折舊水平較低,在ASP上行趨勢大環境下有望極大增厚代工廠商EPS。封測方面,晶圓產能緊張也使得封測產能全面吃緊,其中又以打線封裝產能短缺情況最為嚴峻,據產業鏈了解到,日月光投控訂單出貨比(BB值)已接近1.5,訂單量大過產能近50%;國內封測廠商稼動率基本滿載并逐步上調封測價格,看好未來下游需求提升Capex增加封測產能。設備和材料方面,20年初以來北美半導體設備出貨額保持較高增速,2月份出貨額再創歷史新高。同時,國內設備商北方華創(行情002371,診股)和中微公司(行情688012,診股)合同負債/預收款項處于歷史高位彰顯在手訂單充足,長存和華虹無錫近期月度招標信息也充分顯示設備國產化進程在不斷加快;EDA及IP方面,華為旗下哈勃投資圍繞著華為的上下游產業鏈,進行了大量的戰略性投資,EDA/IP也成為其布局重點。
利好公司
銀河證券指出,半導體國產替代方面,建議關注晶圓代工領域中芯國際(行情688981,診股)、華虹半導體等;設備領域中微公司、北方華創、華興源創(行情688001,診股)、萬業企業(行情600641,診股)、晶盛機電(行情300316,診股)、至純科技(行情603690,診股)等;設計領域具備核心競爭力的聞泰科技(行情600745,診股)、瀾起科技(行情688008,診股)、韋爾股份(行情603501,診股)等。
國聯證券(行情601456,診股)指出,稅收政策的出臺有利于國內高階制程芯片企業減少財務負擔,加速高階制程芯片國產化,建議關注晶圓生產企業: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華潤微(行情688396,診股)、士蘭微(行情600460,診股)。
開源證券指出,從當下來看,中美貿易摩擦推動了模擬芯片國產化時代的到來。從長期來看,預計國產模擬廠商IDM化為確定性趨勢。受益標的:思瑞浦(行情688536,診股)、晶豐明源(行情688368,診股)、圣邦股份(行情300661,診股)、中穎電子(行情300327,診股)、卓勝微(行情300782,診股)、韋爾股份、芯海科技(行情688595,診股)、芯朋微(行情688508,診股)、明微電子(行情688699,診股)、富滿電子(行情300671,診股)。
天風證券(行情601162,診股)指出,建議關注主要海內外半導體產業鏈上的設計、制造企業。建議關注:長川科技(行情300604,診股)、北方華創、雅克科技(行情002409,診股)、華懋科技(行情603306,診股)、晶瑞股份(行情300655,診股)、潔美科技(行情002859,診股)、卓勝微、思瑞浦、新潔能(行情605111,診股)、中芯國際(港)、華虹半導體等。
招商證券(行情600999,診股)指出,國內半導體建議關注如下方向和標的:1、設計/IDM:韋爾股份、卓勝微、兆易創新(行情603986,診股)、瀾起科技、紫光國微(行情002049,診股)、圣邦股份、晶晨股份(行情688099,診股)、思瑞浦等標的,及受益于景氣上行的功率半導體斯達半導(行情603290,診股)、新潔能、華潤微、聞泰科技、揚杰科技(行情300373,診股)、士蘭微、捷捷微電(行情300623,診股)等標的;2、代工: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三安光電(行情600703,診股);3、封測:長電科技(行情600584,診股)、華天科技(行情002185,診股)、通富微電(行情002156,診股)、晶方科技(行情603005,診股)等;4、設備/材料:北方華創、中微公司、華峰測控(行情688200,診股)、滬硅產業(行情688126,診股)、立昂微(行情605358,診股)、安集科技(行情688019,診股)、鼎龍股份(行情300054,診股)等。5、EDA/IP:國內IP及設計服務龍頭芯原股份(行情688521,診股),關注EDA擬上市公司。
- 上一篇:華為回應智能汽車業務:未來趨勢聚焦ICT幫車企造好車
-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