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芯片為什么缺貨?2021半導體行業短缺是因為什么?
自2020年下半年以來,全球掀起了一股汽車供應鏈的“芯片荒”,且愈演愈烈。
而芯片短缺的“蝴蝶效應”還在不斷蔓延。除了汽車業,手機、游戲機、安防攝像頭等行業同樣陷入了“缺芯”困局。蘋果公司表示,部分新款高端iPhone的銷售受到零部件短缺的限制。
貿易政策分析師西爾維亞·陳:我們今天看到的芯片短缺有很多原因,新冠疫情是一個重要因素,疫情改變了消費者的行為。我們購買新的個人電腦、新手機、新平板電腦、游戲機等,這樣我們能在封鎖令時在家辦公娛樂。
因為新冠疫情,汽車銷量下滑,汽車業高層取消了汽車芯片訂單。但是,隨后意外的銷售反彈讓車廠以及芯片商措手不及。
可以說新冠疫情是導致芯片短缺的直接原因,而芯片的制造工藝日趨復雜,且高度依賴全球供應鏈,則是造成芯片短缺困境的深層原因。
相關閱讀:
指甲蓋大小的芯片是智能手機或電腦的“大腦”,上面有數不清的晶體管。
1947年,物理學家肖克利與人共同發明晶體管,被媒體和科學界稱為“20世紀最重要的發明”。
電子工程師霍夫:晶體管的發明是一個重大進步,它使電子設備更省電、體積更小。
數千萬的晶體管集成在一張芯片上,晶體管越多,芯片的性能就越強大。
事實上,在晶體管被發明出來后,研究人員在不斷給它瘦身,如今已縮小到了納米級別,為的就是能在一張芯片上集成盡可能多的晶體管。
硅是芯片最重要的基礎材料,是地球上第二豐富的資源,但更多以二氧化硅,也就是沙子的形態儲存在地球上。制造芯片,首先要從二氧化硅提煉出高純度的硅晶體,制成硅錠,再切割成薄脆的圓盤形狀,拋光后形成晶圓,相當于芯片的“地基”。
而接下來在晶圓片上進行光刻,被視為芯片制造的最關鍵步驟之一。
艾司摩爾公司副總裁丹尼·布朗:半導體光刻技術是終極點金術,是它把沙子變成了金子。
以紫外光作為“畫筆”,光刻機把預先設計好的芯片電子線路書寫到硅晶圓旋涂的光刻膠上,精度可以達到頭發絲的千分之一。
可以說,光刻工藝直接決定了芯片中晶體管的尺寸和性能。
而半導體行業的發展,又遵循著一個黃金定律:摩爾定律。
- 上一篇:士蘭微董秘陳越個人資料及簡歷:持股比例多少?
-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