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央行工作論文全文重點一覽:《人口轉型的認識和應對之策》內容解讀
4月14日,央行發表《關于我國人口轉型的認識和應對之策》的工作論文提出,我國要認清人口形勢已經改變,要認識到人口紅利當時用得舒服,事后是需要償還的負債;要認識到人口慣性是跨代際的巨大力量,其反作用力將導致人口反方向變化;要認識到教育和科技進步難以彌補人口的下降。為此,應全面放開和鼓勵生育,切實解決婦女在懷孕、生產、入托、入學中的困難,綜合施策,久久為功,努力實現2035年遠景規劃和百年奮斗目標。
《關于我國人口轉型的認識和應對之策》
作者:陳浩 徐瑞慧 唐滔 高宏
摘要:工業革命以來,死亡率和出生率相繼下降造就了人口轉型,給世界帶來人口爆炸、人口紅利、老齡化和少子化。發達國家作為轉型的先行者,其低估了人口的作用和老齡化、少子化的嚴重性,高估了教育科技、鼓勵生育、完善養老的作用。建國以來,我國人口數量從急劇膨脹到增長趨緩,人口結構從金字塔到長方形,而且我國的人口轉型時間更短、老齡化更迅速、少子化更嚴重。我國要認清人口形勢已經改變,要認識到人口紅利當時用得舒服,事后是需要償還的負債;要認識到人口慣性是跨代際的巨大力量,其反作用力將導致人口反方向變化;要認識到教育和科技進步難以彌補人口的下降。為此,應全面放開和鼓勵生育,切實解決婦女在懷孕、生產、入托、入學中的困難,綜合施策,久久為功,努力實現2035 年遠景規劃和百年奮斗目標。
文章提出了四大應對之策,分別是:
一是全面放開和大力鼓勵生育。出生率取決于育齡婦女占比和生育率,前者受歷史人口狀況的影響,改變起來難度大;后者受當前婦女認識的影響,提高起來見效相對快。一方面要全面放開生育(三胎及以上)。不要再猶豫觀望已有政策效果,要趁著現在部分居民想生又不讓生時放開,等到大家都不想了再放,則沒了用處。另一方面大力鼓勵生育。要創造良好的生育環境,切實解決婦女在懷孕、生產、入托、入學中遇到的困難,讓婦女敢生、能生、想生;倡導生育不僅是父母和家庭的事,而且是國家和社會的責任。
二是重視儲蓄和投資。首先要高度警惕和防止儲蓄率過快下降的趨勢。要清楚我國不僅肩負發展的重任而且面臨沉重的養老負擔,要明白沒有積累何來增長。其次要認清消費永遠不是增長的源泉。要明白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要清楚發達國家消費率高有歷史原因47,其力圖改變、但回天無術,因此不要以此為學習的榜樣。第三要重視投資。要擴大國內中西部的投資,雖然我國總體的資本邊際收益持續遞減,但中西部的機器換人仍大有可為;要擴大走出去,尤其是亞非拉的投資,因為這些地區提供了大量的、僅存的人口紅利。
- 上一篇:美國華爾街麥道夫個人資料及簡歷:證券公司事件始末簡介
-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