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股市行情預測分析 十大券商一周策略(2)
海通證券:今年可能仍有萬億新基金,A股機會大于風險
今年潛在入市的公募基金規模預計超過1.1萬億,且今年外資流入快于往年。行業配置上,潛在入市的公募基金和外資均偏好制造業,尤其是機械設備、電氣設備、汽車等。今年類似強版的2010年,機會大于風險,智能制造望成為新的主線。
國泰君安證券:堅守中盤藍籌,當前步入制造中段、科技成長起點
投資者預期從分化走向收斂,市場從增量轉向存量博弈。模糊的正確更重要,決勝盈利,結構上堅守中盤藍籌。行業配置來看,當前步入制造的中段,科技成長的起點。
當下,定性上看到大量機會,但受籌碼及利率壓力,短期難超預期表現。結構進入模糊的正確階段——即投資結構上需要發生轉換,“中盤藍籌”的選擇應運而生。此前在“中盤藍籌”系列報告當中提出,盈利增長的結構已經向更寬的維度泛化,但彼時持倉結構集中于龍頭白馬。一季報將顯現更多的盈利增長以及景氣復蘇的線索,當下“拔估值”變得困難以后,尋找被低估的盈利價值以及被低估的成長價值成為新的方向。
制造的中段,科技成長的起點。站在當下,以銅為代表的全球原材料周期價格出現拐頭跡象,資源加工板塊盈利預期在股價上已充分體現,往后難超預期。后續結構上,將逐步由“價”的亮眼轉向資本開支“量”的亮點。隨著經濟進入沖擊后的修復階段,制造業領先的小時代特征歸來。受“補足海外供需缺口+企業全球市場份額提升+國內實現進口替代效應”三重因素拉動,國內上中游制造業實現量、價雙升,盈利顯著改善。同時,在當前成長行業凈利率上升背景下,科技成長行業ROE優勢凸顯。尤其新能車、半導體等基本面確定性的方向,當前正是“模糊的正確”的代表。推薦:1)制造:工業設備(中鋼國際)。2)模糊的正確,科技成長:電子(立訊精密、芯源微)、新能源(寧德時代、億緯鋰能)。3)“碳中和”主題:鋼鐵(華菱鋼鐵)。
華泰證券:市場仍處于結構“拉鋸戰”階段,繼續加配中證500
上周,A股繼續縮量震蕩,日均成交額為年內新低,中證500跑贏滬深300,市場交易主線不清晰,核污排放、二胎、數字貨幣、智能汽車等事件驅動型主題投資表現略好。近期外資負債成本和機會成本降低——美債長端利率和美元指數回落,但估值壓制因素的短期減壓和Q1業績的陸續披露暫未明顯提振市場情緒。當前茅指數PE-TTM(2021.4.16)為2010年以來94%分位數水平,華泰證券認為市場仍處于結構的“拉鋸戰”階段。
Q2預計指數維持橫盤震蕩,Q2末~Q3指數有望迎來上漲;基于定價錨、ERP下行空間、增長彈性、行業成分四個角度,市值角度建議以小勝大,指數層面建議加配中證500;行業層面,制造》消費,上中游》下游,建議關注周期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