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注冊制改革最新進展 創業板改革的影響幾何?
6月12日,證監會官網發布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的相關制度規則,退市政策變化明顯。其中,在交易方面,新增了“每日股票收盤市值均低于 3 億元”等規定,但截至目前,創業板在交易的個股中并無觸及這類“紅線”的公司。在財務方面,本次退市標準還新增了*ST與ST制度,而千山藥機、盛運環保和天翔環境等10只創業板個股或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寬”上市、“緊”退市
創業板變化大
繼4月27日至5月27日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之后,證監會再次推進了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的進程。按照證監會官網披露,自6月15日起,深交所將開始受理創業板在審企業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再融資以及并購重組的申請。再之后,證監會將組織深交所、中國結算等單位落實好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的工作。
實際上,在同日深交所便推出了《創業板試點注冊制相關審核工作銜接安排》等14項通知,其中創業板股票的上市標準發生了明顯變化。如本次推出的上市標準新增了市值及財務指標,發行人為境內企業且不存在表決權差異安排的應至少符合“最近兩年凈利潤均為正,且累計凈利潤不低于人民幣5000萬元”等中的一項。需要注意的是,本次上市標準中涉及的凈利潤指標是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的低者為準,即在審核過程中將使用凈利潤與扣非凈利潤中的較小值(退市標準與之相同)。另外,本次的上市標準對上市對象也進行了擴容,如符合“預計市值不低于100億元,且最近一年凈利潤為正”、“預計市值不低于 50 億元,最近一年凈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于5億元”等指標之一的紅籌企業,也可以申請其股票在創業板上市。
在上市變“容易”之際,退市也將變得“容易”。如2018年11月修訂的《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以下簡稱“2018修訂版”)規定,公司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均低于每股面值或者連續120個交易日的累計成交量低于100萬股,深交所有權決定終止其股票上市。而本次推出的退市標準將“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均低于每股面值”的指標保留,并將低于“100萬股”變成了低于“200萬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