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上市的公司怎么估計市值?估值方法有哪些(2)
1)市凈率或市賬率(P/B)的計算公式:P/B = 股價/每股凈資產。 此比率是從公司資產價值的角度去估計公司股票價格的基礎,對于銀行和保險公司這類資產負債多由貨幣資產所構成的企業股票的估值,以P/B去分析較適宜。
2)估值:通過市凈率定價法估值時,首先應根據審核后的凈資產計算出被估值公司的每股凈資產;然后,根據二級市場的平均市凈率、被估值公司的行業情況(同類行業公司股票的市凈率)、公司的經營狀況及其凈資產收益率等擬定發行市凈率(非上市公司的市凈率一般要按可比上市公司市凈率打折);最后,依據發行市凈率與每股凈資產的乘積決定估值。公式為:合理股價 = 每股凈資產x合理的市凈率(PB)。
3) P/B估值法的優缺點:
P/B估值法的優點是:
①P/B的概念本身淺顯易懂;
②隨著時間的變化,P/B的變化比較穩定,因此適合于歷史分析;
③在各公司所選用的會計政策符合可比性的條件下,P/B可用以鑒別哪些公司的價值被低估,哪些公司的價值被高估;
④在公司發生虧損或凈現金流量小于零時,仍然可以使用P/B估值法。
P/B估值法的缺點是:①賬面價值受所選用會計政策的影響非常大,各公司或各國的賬面價值可能存在巨大的差異,不具有可比性;②資產負債表上披露的賬面價值并不能公允地反映資產的市場價值。
4)P/B估值法的適用性
P/B估值法的適用:
P/B估值法主要適用于那些無形資產對其收入、現金流量和價值創造起關鍵作用的公司,例如銀行業、房地產業和投資公司等。這些行業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即雖然運作著大規模的資產但其利潤額且比較低。
n 高風險行業以及周期性較強行業,擁有大量固定資產并且賬面價值相對較為穩定的企業;
n 銀行、保險和其他流動資產比例高的公司;
n 績差及重組型公司。
P/B估值法的不適用:
n 賬面價值的重置成本變動較快的公司;
n 固定資產較少的,商譽或知識財產權較多的服務行業。
3. EV/EBITDA估值法
EV/EBITDA估值法(企業價值與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的比率)
1)概念和公式:EV(Enterprise value/企業價值)= 市值 +(總負債 - 總現金)= 市值 + 凈負債(即公司有息債務價值之和減去現金及短期投資);
EBITDA(Earnings before intrerest,tax,depreciation and amortization / 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即扣除利息、所得稅、折舊、攤銷之前的利潤)= 營業利潤 + 折舊 + 攤銷,或 = 凈利潤+所得稅+利息+折舊+攤銷。
2) EBITDA的詳細運用
20世紀80年代,伴隨著杠桿收購的浪潮,EBITDA第一次被資本市場上的投資者們廣泛使用。但當時投資者更多的將它視為評價一個公司償債能力的指標。 隨著時間的推移,EBITDA開始被實業界廣泛接受,因為它非常適合用來評價一些前期資本支出巨大,而且需要在一個很長的期間內對前期投入進行攤銷的行業,比如核電行業、酒店業、物業出租業等。如今,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分析師和市場評論家們推薦投資者使用EBITDA進行分析。
最初私人資本公司運用EBITDA,而不考慮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是因為他們要用自己認為更精確的數字來代替他們,他們移除利息和稅項,是因為他們要用自己的稅率計算方法以及新的資本結構下的財務成本算法。 而EBITDA剔除攤銷和折舊,則是因為攤銷中包含的是以前會計期間取得無形資產時支付的成本,并非投資人更關注的當期的現金支出。而折舊本身是對過去資本支出的間接度量,將折舊從利潤計算中剔除后,投資者能更方便的關注對于未來資本支出的估計,而非過去的沉沒成本。
因此,EBITDA常被拿來和現金流比較,因為它和凈收入(EBIT)之間的差距就是兩項對現金流沒有影響的開支項目,即折舊和攤銷。然而,由于并沒有考慮補充營運資金以及重置設備的現金需求,而且EBITDA中沒有調整的非現金項目還有備抵壞賬、計提存貨減值和股票期權成本。因此,并不能就此簡單的將EBITDA與現金流對等,否則,很容易將企業導入歧途。
[請注意EBIT和EBITDA的區別:
EBIT主要用來衡量企業主營業務的盈利能力,EBITDA則主要用于衡量企業主營業務產生現金流的能力。他們都反映企業現金的流動情況,是資本市場上投資者比較重視的兩個指標,通過在計算利潤時剔除掉一些因素,可以使利潤的計算口徑更方便投資者使用。
EBIT通過剔除所得稅和利息,可以使投資者評價項目時不用考慮項目適用的所得稅率和融資成本,這樣方便投資者將項目放在不同的資本結構中進行考察。EBIT與凈利潤的主要區別就在于剔除了資本結構和所得稅政策的影響。如此,同一行業中的不同企業之間,無論所在地的所得稅率有多大差異,或是資本結構有多大的差異,都能夠拿出EBIT這類指標來更為準確地比較盈利能力。而同一企業在分析不同時期盈利能力變化時,使用EBIT也較凈利潤更具可比性。]
3)EV/EBITDA估值法的投資應用:
該估值指標最早是用作收購兼并的定價標準,現在已廣泛用于對公司價值的評估和股票定價。這里的公司價值不是資產價值,而是指業務價值,既如果要購買一家持續經營的公司需要支付多少價錢,這筆錢不僅包括對公司盈利的估值,還包括需承擔的公司負債。企業價值被認為是更加市場化及準確的公司價值標準,其衍生的估值指標如EV/銷售額、EV/EBITDA等被廣泛用于股票定價。
4)EV/EBITDA的優缺點:
EV/EBITDA的優點是:
不僅是股票估值,而且是“企業價值”估值,與資本結構無關。接近于現實中私有企業的交易估值。而且,EBITDA加入了攤銷折舊等現金項目。
EV/EBITDA的缺點是:
對有著很多控股結構的公司估值效果不佳,因為EBITDA不反映少數股東現金流,但卻過多反映控股公司的現金流。不反映資本支出需求,過高估計了現金。
5)EV/EBITDA法的適用性:
EV/EBITDA法適用于:
n充分競爭行業的公司;
n 沒有巨額商譽的公司;
n 凈利潤虧損,但毛利、營業利益并不虧損的公司。
EV/EBITDA法不適用于:
n 固定資產更新變化較快公司;
n凈利潤虧損、毛利、營業利益均虧損的公司;
n資本密集、準壟斷或者具有巨額商譽的收購型公司(大量折舊攤銷壓低了賬面利潤);
n 有高負債或大量現金的公司。
牛仔網微信號:牛仔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