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行情最新消息 滬指站上3000點能否真正實現“7翻身”
7月的第一個交易日,滬指在經歷了3個多月的震蕩后重新站上3000點,為投資者打開了7月行情的想象空間!7月2日,滬指再度上漲64.59點,達到3090.57點,滬深兩市總成交額突破萬億元。
而就在剛剛過去的6月,A股強勢打破“6絕”魔咒,主要指數悉數收漲。其中,創業板指數表現格外耀眼,月內漲幅高達16.85%,6月下旬更是接連創出4年半的新高,儼然一派牛市氣象。股市中歷來有“5窮6絕7翻身”之說,那么,當A股順利打破“6絕”魔咒之后,滬指站上3000點之后能否真正實現“7翻身”?
市場漲跌由資金推動,在資金數據背后透露出重要的交易信息!為此,記者通過月度北向資金、重要股東增減持、大宗交易、融資融券、主力資金流向、機構調研等六大維度深度復盤,為投資者奉獻最新的操盤秘籍。
北向資金上演“激情”6月兩大板塊成博弈焦點
今年1~2月(春節之前)伴隨著向好的市場預期,北向資金曾連續兩個月凈流入超百億;不過到了3月,北向資金開始“峰回路轉”,全月大幅凈流出678.7億元,創下2014年滬港通開通以來單月凈流出之最;經過3月的歷史低點后,進入4月北向資金又恢復了“買入”模式。
據Choice數據統計,截至6月29日,北向資金在6月累計凈流入A股526.8億元,環比5月增加了225.7億元。
另外,截至上周,北向資金已經連續14周凈流入A股;自2014年11月滬港通開通以來,北向資金連續凈流入A股周數最長的紀錄是在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的連續15周。如果本周北向資金仍然凈流入A股,就將與歷史紀錄持平。
值得注意的是,6月19日當天,北向資金凈流入規模高達182.33億元,創下今年來北向資金單日凈流入A股規模的紀錄。而富時羅素第一階段第四批次A股納入名單也于6月19日收盤后生效,同時A股納入因子也從17.5%提升至25%,這標志著富時羅素第一階段納入A股計劃正式完成。從以往MSCI納入A股的各個時間節點來看,北向資金通常都有在一些重要節點前夕集中凈流入A股的“習慣”。
過去多年,深交所每日對外資持股比例不低于26%進行預警的個股數量不會超過兩只,而自今年5月下旬以來,單日有3只及以上A股被深交所預警的情形開始明顯增多。其中5月27~29日連續3天內,每天都有4只A股被深交所預警。
進入6月下旬后,每天被深交所預警的A股數量最多時達到了創紀錄的5只,這一情形從6月22~30日持續了一連5個交易日。近期這些快被外資“買爆”的A股中除了美的集團外,還有廣聯達、啟明星辰這些“新面孔”,從市場表現上來看,廣聯達最近股價不斷創出歷史新高。
隨著外資對A股的參與度逐步加深,除了上述各行業的白馬股外,北向資金對其他類型的個股也多有涉獵。例如,近期光大證券曾連日大漲,這背后也有北向資金的參與。6月23日,北向資金曾以買入金額第一的身份現身光大證券的龍虎榜,當天滬股通專用席位買入光大證券3.13億元,賣出1.36億元,累計凈買入1.77億元。
據Choice數據統計,6月內,北向資金共現身126只A股的龍虎榜,其中累計凈買入的有79只,累計凈賣出的有47只。
根據申萬一級行業分類,6月北向資金龍虎榜席位買入凈額排名前30的公司中有5家公司來自電子行業,有8家來自醫藥生物行業。而這兩大行業也是今年來市場表現最突出的行業。據Choice數據統計,截至6月30日收盤,在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醫藥生物行業今年來的累計漲幅為40.3%,位居所有行業首位;電子行業的漲幅為24.5%,位列所有行業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