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大盤上漲的原因是什么?股市牛市來了嗎
近日,A股開始“沸騰”起來,上證綜指接連突破3000、3100、3200、3300點,并站上3400點,這讓不少投資者直呼:“牛市來了!”如何看待當前A股?普通投資者該如何參與?業內專家反駁了市場上存在的“瘋牛”論等觀點,認為中國股市行穩致遠。對于普通投資者,專家建議理性參與,用買大白菜的心態買股票。
牛市真的來了嗎
業內人士稱,當前這輪行情來得讓市場、投資者都有些“猝不及防”。應該如何看待當前的股市行情?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表示,近期股市的上漲屬于2017年以來的結構性牛市,并不是全面牛市。未來兩三年內,中國資本市場還是會持續結構性的牛市。
“在疫苗出來前,疫情對經濟和市場都可能存在干擾,因此這輪行情能否成為全面板塊的牛市還不好說。”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說。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李奇霖則認為,A股迎來了技術性牛市。這一輪股票的上漲,實際是不可證偽的復蘇和信用寬松帶來的充裕流動性配合共同導致的補漲。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發表“五論大國牛”觀點,稱:大國牛才起步,“結束”論太膽小;大國牛行穩致遠,“瘋牛”論太急躁;大國牛專屬好股票,“全面牛”太天真;大國牛反映中華泱泱大國崛起,“復蘇牛”太短視;大國牛預示萬國資金入場爭搶,“小康牛”太小氣。
是什么推動A股上漲
對于推動近期A股上漲的原因,業內專家分析認為是多方面的,既得益于經濟基本面的改善,大盤的估值處于歷史低位,又有來自國際資本涌入等資金面推動的因素。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發布報告指出,基本面恢復、估值較低、外資持續凈流入、信用周期擴張可能提速以及權益市場系列改革舉措都是當前國內權益市場的積極因素。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研究部主管洪灝表示,隨著中國金融市場繼續加速改革開放,越來越多的外國資本將發現中國市場的吸引力。
國泰君安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高瑞東分析稱,一季度疫情沖擊經濟,政府推出一系列積極有為的財政政策,靈活適度的貨幣政策,使得主要經濟指標迅速回暖。中國不斷開放以及推出創業板注冊制,使得投資者對于中國經濟和市場的信心不斷增強。
此外,平安證券財富管理中心首席投顧劉夢鵬認為,從全球的視角來看,得益于國內復工復產以及疫情控制明顯優于海外主要經濟體,外資給予的中國溢價也越來越高。
專家建議投資者理性參與
隨著市場行情向好,市場上的投資熱情也開始高漲起來。業內專家建議,投資者要密切關注政策環境的變化與基本面預期的兌現,理性參與。
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國際投資室主任、研究員張明認為,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股市可能再度分化,且市場會對各類流動性的邊際變化高度關注。在這種情況下,普通投資者還是應該格外關注業績虛弱、估值高企的個股與板塊中可能蘊含的風險。
“我一直有個說法,要用買大白菜的心態去買股票。很多投資者在菜市場買菜都斤斤計較,甚至錙銖必較,為什么買股票,幾萬、幾十萬、幾百萬、幾千萬就進去了呢?”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建議普通投資者用買大白菜的心態買股票,不建議盲目追熱點。
李大霄表示,“短平快”、“撈一票就跑”的思維太過短視,中國股市基礎已經扎實,外資大量流入可期,國內長期資金入市有望提速,居民儲蓄源源不絕流入市場才剛剛開始,期待中國股市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