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消費措施將加快出臺 市內免稅店創新值得期待(股)
近期多個部委密集發聲,透露出諸多政策信號:下半年一系列涉及穩投資、促消費、保就業的政策將加快出臺。例如,全國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負責人電視電話會議上提出,要穩定傳統大宗消費,加大公交、出租車等公共領域置換新能源汽車力度,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商務部下發通知,在杭州、重慶、西安的全國示范步行街加大力度開展出口商品轉內銷活動。
國家正在研究制定市內免稅店創新政策。目前繼王府井(行情600859,診股)之后,百聯股份(行情600827,診股)、大商股份(行情600694,診股)、歐亞集團(行情600697,診股)、鄂武商A(行情000501,診股)、南寧百貨(行情600712,診股)等多家上市零售公司已宣布參與免稅牌照申請。
2018年,中國居民境外購買免稅商品總體規模超過1800億元,占全球免稅市場銷售額的34.8%。招商證券(行情600999,診股)分析師梅林認為,從韓國經驗看,市內免稅店的客單價遠高于機場店,韓國免稅內購比例超過50%。未來中國放開市內免稅店政策后,海外消費回流將提供千億級市場空間。到2025年,北京、上海的市內免稅店市場規模可分別達到200億、300億元。
相關上市公司有王府井和百聯股份等地方國企。
鄭重聲明:用戶在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與股民學堂立場無關,所發表內容來源為用戶整理發布,本站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