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A股的牛市還在嗎?“牛回頭”還是牛市結束?(3)
賴明新還指出,對市場不利的因素也是相對存在,市場對貿易摩擦的影響雖已有一定的預期,但不能排除出現一些超預期變化的可能性;而無論是貿易摩擦的影響還是海外疫情失控的情況,也會反過來影響中國的經濟。再者市場股票供應的增加速度較快,全面注冊制的步伐正在加快,池子變大了,如果新注入的水增量不足,水位下降的壓力還是有的。所以目前全面牛市的基礎還不牢靠,拉長周期來看,A股還將是逐步震蕩上行的格局。
機構強調珍惜調整機會
7月26日,國盛證券發布策略研報強調,珍惜調整機會。
國證策略表示,股市流動性充裕、機構增量資金確定性流入之下,繼續看好市場賺錢效應。回顧今年A股表現,可以發現極少出現大的調整。僅在2月國內疫情沖擊以及3月海外金融危機沖擊時市場出現較大幅度的調整。事實證明,每一次極端的波動都是加倉的機會。此后,每當市場開始謹慎的時候,如4月底開始的債市大跌、5月的貿易摩擦和科技戰升級,A股的表現反而韌性十足。核心原因在于:今年股市流動性充裕、增量資金巨幅入場。下半年包括基金、保險和外資等仍有望為市場帶來萬億級別資金增量,成為支撐市場的重要基石。因此,指數即使短期波動,在增量資金確定性大幅流入之下,機會遠大于風險。
國盛策略指出,機構沉淀性資金越來越成為市場主導,全面運動式牛市不會重演,機構牛、結構牛、大分化時代將持續。此前大盤快速上漲,再次勾起不少投資者的“牛市幻覺”。但我們一直強調,一個機構主導平穩向上的A股市場、遠比一輪居民集中入場掀起指數大漲大跌更健康。近年來,監管始終嚴控居民資金尤其杠桿、配資等集中入市。與此同時,又通過資管新規、理財新規等改革,鼓勵銀行設立基金公司、提高機構配股比例等方式,不斷引導長線資金進入A股市場,由此推動居民資金由直接持股向間接持股轉變,這種趨勢和方向很難改變。7月17日,銀保監會超預期提升險資權益投資比例上限最高達15個百分點,再次釋放明確信號。未來,機構資金的話語權和占比將不斷增強。機構牛、結構牛、大分化時代也將持續。
招商基金則認為,7月24日市場出現大幅調整,與科創板的大規模減持和隔夜美股下跌導致北向資金流出有關。一方面,科創板開始大規模減持也對科技板塊形成了一定拖累。另一方面,7月23日公布的新增初領失業金人數4月以來首次上升,美股出現明顯調整,7月24日北向資金呈現大幅凈流出。招商基金認為市場此前漲速過快,部分板塊出現泡沫化傾向,此次下跌是市場調整壓力的再度釋放。
招商基金表示,受制于國外疫情和經濟形勢,國內外流動性仍不至于趨勢性收緊,同時二季度的各項實體經濟數據延續好轉態勢,寬信用態勢有望在三季度繼續,指數大幅下行的空間不大,當前時點仍可以積極心態尋找結構性機會,下一階段關注 會議定調、中美博弈進展等事件。
鄭重聲明:用戶在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與股民學堂立場無關,所發表內容來源為用戶整理發布,本站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