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0m8ki"><acronym id="0m8ki"></acronym></strike>
    <button id="0m8ki"><tbody id="0m8ki"></tbody></button>
  • “人造太陽”的中國力量 托卡馬克裝置中國貢獻了哪些技術?

      歷經十四年籌備,世界上最大的核聚變裝置——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ITER)在法國南部正式開始組裝工作,意味著人類距離實現可控核聚變又近了一步。該項目由 35 個國家合作完成,中國提供了磁體饋線、極向場線圈等重要部件??煽睾司圩儽环Q為“人造太陽”,能用極少量的清潔燃料產生大量能量,被視為解決能源和氣候問題的理想方案。

      上世紀 50 年代,蘇聯科學家首次提出了托卡馬克的概念——磁約束聚變,此后核聚變能量研究一直是國際上廣泛合作的領域。ITER 項目于 2006 年誕生,35 個合作國家包括歐盟成員國(加上英國和瑞士)、中國、印度、日本、韓國、俄羅斯和美國。

      這些國家總計擁有世界 50% 以上的人口,全球 80% 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匯集了大量的專業知識和資源,使建造世界上第一個具有工業規模的核聚變裝置成為可能。

      法國是東道國。歐盟、英國和瑞士是東道主成員國,它們為 ITER 項目提供了 45% 的資金。其他成員國各出資 9%,即美國、中國、日本、俄羅斯、印度和韓國。

      ITER 成員國的貢獻約 90% 以實物形式提供,增加了這個多重機器的國際復雜性。這個機器被稱為托卡馬克(Tokamak),它來自俄語,意為“磁環”。完成后的托卡馬克將由 100 多萬個部件組成。   

    鄭重聲明:用戶在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與股民學堂立場無關,所發表內容來源為用戶整理發布,本站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德县| 宁夏| 绵竹市| 临沂市| 松潘县| 平利县| 维西| 高邮市| 孟州市| 铜鼓县| 新余市| 铅山县| 广丰县| 余姚市| 峨眉山市| 江阴市| 增城市| 马龙县| 清河县| 崇州市| 体育| 客服| 华阴市| 冕宁县| 保亭| 张北县| 汾阳市| 阳山县| 彰武县| 勐海县| 湖州市| 邹城市| 武夷山市| 辰溪县| 大洼县| 吉林市| 商丘市| 铁岭县| 丰都县| 安塞县| 原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