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屢創新高 稀缺資產將跟上?
8月5日,金價突破2000美元,刷新歷史新高,年內累計上漲逾500美元。
機構分析認為,貨幣超發是本輪黃金牛市的主要推手。
對于理財而言,金價劃破天際具有一定的指向意義,后續稀缺資產或跟隨上升步伐,而“現金為王”觀念要不得。
紙幣過度超發助推黃金走高
為對沖疫情引發經濟惡化,美國政府2020年上半年財政赤字2.4萬億美元,占GDP比重超12%,疊加美國新一輪至少1萬億美元刺激方案,預計將美國全年預算赤字推升至3.8萬億美元,占GDP比重將突破21%。
公眾持有的政府債務同比快速增加至27%,迫近2008年金融危機時的水平將進一步沖擊美元信用體系。
中泰證券(行情600918,診股)梁中華認為,國際黃金價格的飆升,恰恰開始于紙幣脫鉤黃金后的時代。從1971年至今,美元對黃金貶值了97%。紙幣相對黃金大幅貶值,背后主要是相對稀缺性的變化,紙幣過度超發。
梁中華進一步指出,多印刷出來的紙幣,總要有個流向,如果流向“窮人”,就會推升通脹水平;如果流向“富人”,就會推升資產價格。未來可能很難看到消費類商品的通脹,而更多會體現為資產類商品的漲價。
稀缺資產更受益,保值增值功能凸顯
在當前經濟環境下,金價上漲更具有指向意義,過剩貨幣對稀缺資產展開追逐,資本市場不可避免將會泛起浪花,甚至有可能波濤洶涌。
從理財角度講,以下三類資產更有望受益:
1、稀有金屬
除了黃金,白銀、鈀金甚至稀土都有可能受到資金關注。舉一個具體例子,黃金牛市一旦確立,很多時候白銀的機會比黃金更大。
當前金銀比價超過80,市場通常規律是50以下買黃金,70以上買白銀。每次金銀比價達到80左右的頂峰,都會迎來一波金銀比修復帶來的貴金屬大牛市,白銀通常都是暴漲。從2000年到今天,一共發生過3次。
2003年到2007年那波,黃金漲幅69%,白銀上漲182%;2009到2011那波,黃金上漲105%,白銀上漲407%;最近的2016這波黃金漲9%,白銀漲36%。
對于國內投資者來說,投資白銀的渠道不如黃金豐富,相關概念基金有:國泰國證有色金屬行業(160221.OF)、信誠中證800有色(165520.OF)等。
2、歐日資產
美元今年以來持續走弱,非美貨幣被動走強,非美貨幣資產隨之走高。Wind數據顯示,美元指數從3月19日的102.69下降至7月29日的92.94,下降9.5%;同期歐元兌美元從1.0699上升至1.1791,上升10.2%。
鑒于歐洲經濟企穩,而美元流動性過剩,下半年美元可能繼續維持弱勢。非美權益資產吸引力上升,歐洲、日本尤其值得關注,相關基金有:華安德國30(DAX)ETF聯接(000614.OF)、上投摩根日本精選(007280.OF)等。
3、A股優質資產
持有“好資產”,在合適的時點買入,長期持有,只要能夠躲過由系統性風險帶來的大幅調整,長期的回報就不會差。當然這種模式也需要耐得住“寂寞”,在市場狂熱的時候不眼紅,在市場恐慌的時候能夠看到機會。A股優質資產回報同樣驚人。
黃金非生息資產,從這一方面講,能夠創造價值的公司資產更具有價值。事實上,如果拉長時間軸,股票回報不遜于黃金。由于專業化的管理,偏股基金業績往往要比個人炒股回報高,購買基金成為人們入市的主要途徑,優選偏股基金有:信達澳銀新能源產業(001410.OF)、工銀瑞信前沿醫療(001717.OF)、中歐時代先鋒A(001938.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