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誼告急 《八佰》提前預定爆款 影視業拐點來了?
7月21日,時隔半年電影院復工迎客,雖然行業和消費者都期待已久,但終究叫好不叫座,一堆老片始終無法點燃市場。直到華誼兄弟(行情300027,診股)官宣電影《八佰》定檔復工滿月的8月21日,沉寂已久的影視行業再次被激起浪花。
影視行業可謂沉寂已久,在經歷了市場、政策各種寒冬之后,今年的疫情再次將影視行業打入冰點。《八佰》為何選擇此時上映,到底能激起多大浪花,影視行業的拐點還有多久?這些問題都受到市場和投資者關心。
《八佰》定檔
《八佰》上映可謂一波三折,因此《八佰》的定檔也備受關注。
在2019年的時候,《八佰》的定檔已經放了幾次鴿子。先是在2019年6月15日,原定用于上海電影(行情601595,診股)節開幕的《八佰》因為技術原因暫停放映,隨后又取消了7月15日的公映計劃。去年10月23日,華誼宣布具體上映日期待定。
《八佰》也是疫情之后第一部被搬上熒幕的大片,并且被認為具有一定票房沖擊潛力。但這個時間點其實并不算好,在影院復工之后,很明顯目前處于“賠錢賺吆喝”階段,以8月6日為例,當天中國票房統計僅2075萬元。在影院復工之時,金睿天甲影業副董事長莫爭就曾表示,影院現在開門一天,損失的費用達1.5億元。
對于《八佰》選擇在這個時候上映,影視行業資深研究人士歐陽(應對方要求化名)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分析稱:“主要有兩方面原因,題材的限制和市場需求。”歐陽表示,去年恰逢建國70周年,明年又是重大慶典年,《八佰》的題材都不太適合,而今年是它的窗口期,在遭遇疫情沖擊后,《八佰》的窗口期僅剩下半年;目前對于整個電影市場來說,無論監管層還是市場方,也均希望通過真正吸引觀眾的大片,來激活市場,提高上座率。“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八佰》才得以作為第一部具有爆款潛力的電影順利上映。”
中航證券傳媒行業高級分析師裴伊凡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八佰》選擇在這個時間點上映,可能出于以下考慮,一方面,8月21日正值影院正式復工一個月,經過前期影片的市場預熱,加上疫情管控步入常態化,不排除上座率控制放松的可能性,疊加8月底有幾部新片陸續上映和情人節效應的加持,觀影熱情有望迎來第一波小高潮,為《八佰》取得好票房提供一定的市場基礎;另一方面,從目前定檔影片來看,無論從演員陣容還是制作成本來看,都沒有可以和《八佰》相提并論的大制作影片,并且作為全國影院復工以來的第一部商業大片,比較容易引爆壓抑已久的觀影熱情,實現超預期的表現。
厚望之下
無論在記者采訪中,還是市場討論中,《八佰》到底能不能成為爆款,能不能加快激活國內觀影市場?成為對八佰的期待。
從公開資料來看,《八佰》導演為管虎,集結了王千源、姜武、張譯、姚晨等眾多實力派著名演員,投資超5.5億元,系全亞洲首部全程IMAX攝像機拍攝的電影,實景搭建超過20萬平方米,是“大片”無疑。在其發布定檔之后,記者身邊不少朋友也已表示要去看。
在之前在媒體報道中,業內人士樂觀估計給予《八佰》的票房是“有望沖擊15億元”,但也有分析人士對影片最終能否成為爆款表示“保留意見”。
歐陽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八佰》制片方如果要回本,按照成本和分成比例計算,票房基本要達到15億元才行。但我們注意到,目前觀眾的觀影情緒與之前相差甚遠,在這個時點上映,最終能否達到15億元票房,風險整體來說還是比較大的。”
歐陽表示:“影視行業觀眾消費熱情在整個8、9月份恢復到過去水平的可能性不大,真正的時點要看國慶檔這個窗口。”他分析稱,“從海外情況來看,比如復工比較早的日韓,他們的票房目前大概只有去年同期20%左右的水平,我覺得國內也會參考海外,影院復工前兩周的票房只有去年同期7%左右的水平,還需要觀眾觀影需求的繼續修復,大家目前對疫情的敬畏心理還在,還有缺少大片的刺激。如果修復到去年同期水平的話,個人認為最起碼要經歷2個月左右的時間。”
對于優質大片和上座率之間的關系,歐陽形容為“是先生雞還是先生蛋的問題”,他表示:“是先把優質電影放上去吸引觀眾,還是先上座率提升后再上這些優質片源,肯定是有廣電總局、電影制片發行公司、還有觀眾觀影熱情等多方博弈在里邊。《八佰》肯定也是考慮了這些因素的,有點搏一搏的意味。”
裴伊凡則表示,《八佰》的上映一定程度上能帶動大眾的觀影熱情,“國內電影市場已經步入內容為王的時代,驅動觀眾走進電影院的最重要因素還是影片質量。”受疫情影響,春節檔部分大片至今仍未定檔,《八佰》的上映會否刺激更多一些儲備大片跟進,也受到市場關注。
記者采訪中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特別是對于前期的大熱門《唐人街探案3》。歐陽直言:“大概率不會的,《唐人街探案3》制作成本10億元,根據測算票房要大概達到40億元才能回本。電影是不一樣的,合適的檔期非常重要,一定要選擇一個盤子足夠大的電影檔期。”他還預期“《唐人街探案3》大概率還是要等到明年春節檔去上映”,并表示“投資越大電影的可能越后上,投資越小的或者有其他限制的可能會前置一點。”裴伊凡也表示:“因為疫情延期并被寄予厚望的影片,公司應該會進一步觀望市場回暖情況和上座率提升情況,畢竟這兩項因素對于票房成績都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華誼告急
在《八佰》定檔之后,有華誼內部人士對外表示,“都按兵不動,怎么會有真正的復蘇。”作為華誼兄弟目前最重要的電影項目,《八佰》的上映還有著救急的使命,歐陽就指出,“華誼現在一個重要問題就是現金流,現在急需現金流回款。”
華誼作為老牌電影巨頭,近年來可謂飽受市場質疑。年報數據顯示,華誼兄弟2019年凈利潤虧損39.6億元,截至期末,其賬上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僅為5.54億元。2020年一季度,華誼兄弟營收2.29億元,同比下降61.4%;凈虧損1.43億元,同比下降52.64%,其賬上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僅剩2.68億元。而且,華誼兄弟已經連續兩年虧損,如果今年再度虧損的話,將面臨直接退市處理。
為緩解現金流問題,華誼兄弟近期也動作不斷。4月29日,華誼兄弟披露了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2.9億元。7月31日,華誼兄弟稱,與招商銀行(行情600036,診股)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招行將向華誼提供不超過15億元的非承諾性綜合授信額度。
華誼兄弟的市值,也從巔峰時期的800億元一度縮減至不足100億元,華誼董事長王中軍、總經理王中磊去年一度游走在爆倉的邊緣。華誼兄弟的股票也是在最近才有所回升,《八佰》定檔的消息更是刺激華誼兄弟一字漲停。因此《八佰》的定檔上映對華誼兄弟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
而華誼的情況,有其自身原因,也是近年來國內影視公司寒冬下的縮影。其中2019年,27家申萬影視動漫行業中,有11家虧損,除了華誼兄弟外,還有萬達電影(行情002739,診股)、北京文化(行情000802,診股)、華策影視(行情300133,診股)等知名影視公司2019年分別虧損47.29億元、23.06億元、14.67億元,業績下滑的企業更是多達16家。在A股已發布半年報預測的11家影視動漫公司中,今年上半年虧損的有9家。
寒冬之下,影視公司賣身自救消息不斷,慈文傳媒(行情002343,診股)、華策影視、鹿港文化(行情601599,診股),以及正在進行中的唐德影視(行情300426,診股),A股影視公司不斷傳出易主消息。歐陽告訴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從2018年以來,影視行業的發行收入一直在降,但拍攝環節的一些剛性支出是很難降的,這就導致很多影視公司毛利率下滑,利潤空間收縮。”另外,他還指出,政策層面的“限古令”對影視行業也有著不小的沖擊,“現在大家對于影視行業最大變量期望,就是政策變量,大家也都在預期政策上會否有所放松。”
某不愿透露姓名的行業人士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影視公司最重要的是自身的拼盤能力,這里除了老板,更重要的是制片人,可以說制片人團隊是一家影視公司的核心資源。”針對華誼兄弟,他表示:“華誼這幾年制片人流失比較多,要想重新迅速把盤子拼起來,還是需要一個開發周期的問題。”
拐點尚早
作為復工后首部重磅大作,《八佰》定檔也受到諸多關注,甚至被寄予厚望,“揮別電影至暗時刻”、“注入強心劑”、“吹響票房集結號”等,成為近幾天不少券商機構研報的標題。在經歷重重寒冬之后,影視行業何時迎來拐點,也為投資人士關注。
裴伊凡表示:“多部影片陸續定檔,優質影片的陸續上映,有望進一步刺激電影市場的快速回暖。短期可以關注即將上映影片的出品方,中長期看好頭部的院線龍頭。”她講到,一方面,疫情的影響倒逼傳統影院業務轉型升級,改變多年來單一的盈利模式;另一方面,近年來影院建設增速較快、市場競爭激烈,單體影院的平均收益已經在持續下降,而疫情的爆發加速中小影院的出清。疫情之后,頭部院線和優質內容制作公司的抗風險能力凸顯,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升。
但談及行業拐點,裴伊凡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講到:“從目前來看,影視行業并沒有出現明顯的基本面好轉,在疫情可控的情況下,業績拐點最快也得等到明年。”
歐陽則直接對·e公司記者表示:“影視劇拐點預期什么時候會出現,現在情況還是看不見,至少不太好判斷這個事情。”對于接下來的一些投資機會,歐陽講到:“短期來看,可能還是來自一些事件性的投資驅動,比如某個公司突然出現爆款作品,但長期來看,投資機會還是沒有看到的,從渠道方來看,也沒有大幅度提升版權價格的預期存在。”
不過,歐陽也表示,明年是比較關鍵的時期,“從復工情況來看,上游的影視劇拍攝基本已經恢復,大家對于明年影視劇的票房預期還是在的。現在是等待下游觀影熱情的回升,對于這個情況,行業也會預期一定的修復時間,但如果明年還是這樣的話,就會反過來會沖擊上上游一些制作公司,目前上游制作公司相對來說還是比較樂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