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源第一股上市 氫能板塊迎升機
被稱為“中國氫能第一股”今天登陸科創板。分析指出,氫能在供能時不會產生二氧化碳,被譽為地球的終極能源,隨著氫能和燃料電池關鍵技術的逐步突破,以及能源向綠色、低碳、可持續的發展轉型,氫能成為了各國爭相加大布局力度的產業,未來氫能將進入加速發展期。
氫能源第一股今日上市
根據此前的披露,被稱為“中國氫能第一股”的億華通(行情688339,診股)今日在科創板掛牌交易。據悉,億華通首次公開發行不超過1763.05萬股A股,占發行后總股本的25.01%,發行價格76.65元,發行后總股本為7050萬股。募集資金計劃投向燃料電池發動機生產基地建設二期工程和面向冬奧的燃料電池發動機研發等項目。
公開資料顯示,億華通始終專注于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研發與產業化,致力于成為國際領先的氫燃料電池發動機供應商。目前,億華通與國內知名的商用車企宇通客車(行情600066,診股)、北汽福田、中通客車(行情000957,診股)、申龍客車以及吉利商用車等建立了深入的合作關系,搭載億華通發動機系統的燃料電池客車先后在北京、張家口、鄭州、上海、蘇州、成都等地上線運營。2019年度,億華通共計實現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銷售498套,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4941.29萬元,在國內率先開啟了氫燃料電池發動機批量商業化的進程。
其實,億華通持續性發展的背后是政策層面的加持,我國政府長期以來對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給予了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自21世紀初即開始規劃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將燃料電池汽車納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并不斷推進相關技術的研發與產業化。近年來,我國政府又相繼發布了《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2016-2030年)》、《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導并鼓勵發展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
近年來各國都在加大氫能產業的布局,如德國總理默克爾在2019年年底的“汽車峰會”上表示,重視氫能燃料電池汽車作為未來交通出行的方式。下薩克森州州長魏爾曾在德國《商報》發表的主題文章中寫道:“氫能有可能顛覆汽車產業”。德國經濟與能源部部長阿爾特(行情300825,診股)邁爾則表示將推動“綠色氫能”,保證氫能盡快在德國實現工業生產,從而應用到汽車和交通領域。
從政府層面制定目標要邁入“氫社會”的日本,在汽車應用領域也頻繁出現新動作。豐田2019年10月發布了采用氫能的燃料電池車(FCV)“未來”(MIRAI)的新車型。日本國內最大石油經銷商JXTG控股在橫濱市的基地以液化石油氣(LPG)為原料生產氫能,在全日本41處加氫站向燃料電池車供應氫能。
中泰證券(行情600918,診股)指出,各國積極布局燃料電池,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發展路線清晰;截至2018年我國FCV保有量全球第二,但加氫站建設相對滯后,《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白皮書》規劃2050年我國燃料電池車產量超過500萬輛/年、加氫站達2萬座,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發展空間廣闊。
分析人士表示,氫能在供能時不會產生二氧化碳,被譽為地球的終極能源,隨著氫能和燃料電池關鍵技術的逐步突破,以及能源向綠色、低碳、可持續的發展轉型,氫能成為了各國爭相加大布局的產業,未來氫能將進入加速發展期?!皻淠艿谝还伞钡顷戀Y本市場或帶動氫能板塊走強。從中長的期來看,目前也是比較好的布局這一板塊的好時機。
上市公司紛紛加大在氫能產業上的布局
隨著氫能源產業的興起,A股市場上的相關上市公司也紛紛加大在氫能方面布局。如東華能源(行情002221,診股)2019年8月發布公告,公司與茂名市政府、廣東省金輝新材料股權投資中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擬投資約400億元聯合打造大灣區氫能源產業鏈。
根據公告,協議雙方將以綠色化工為基礎,聯合打造大灣區氫能源產業鏈。同時,雙方將開展氫能綜合利用產業鏈研究,引進世界一流的技術工藝,推進氫能產業發展及應用;并結合廣東省氫能走廊開展茂名市及周邊地區氫氣分銷、加氫站和LPG充裝站建設及運營等業務。
今年初,東華能源宣布剝離貿易資產,聚焦綠色化工和氫能源產業。東華能源董秘邵勇健表示,PDH產生出來的副產高純度氫氣,契合國家新能源發展戰略獲得國家政策的支持,使得氫能了一個新的發展的可能和空間,假以時日,氫能源必將成為公司又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增長點。
又如,美錦能源(行情000723,診股)在半年報中表示,公司在氫能行業廣泛布局,目前已形成“膜電極 MEA-氫燃料電池電堆-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總成-整車制造+加氫站”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并復制成熟的廣東氫能發展模式在山西晉中、山東青島、浙江嘉興積極落地氫能產業園,覆蓋國內主要經濟區域。
據介紹,美錦能源旗下控股子飛馳汽車是全國最具規模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生產基地之一。此外,上半年公司投資的高科技公司鴻基創能訂單超過5500萬元,并順利完成了與一家歐洲車企的燃料電池合作項目的第一階段。鴻基創能的“高性能長壽命燃料電池膜電極研發及在氫能重載車輛示范應用”項目入選國家能源局“科技助力經濟2020”重點專項等。
此外,厚普股份(行情300471,診股)近年來積極布局并拓展氫能產業,目前公司在加氫站建設方面已具備批量交付的能力,全資子公司安迪生自主研發的氫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加氫槍與加氫質量流量計率先打破了國際壟斷,實現了進口替代;鴻達興業(行情002002,診股)成立氫能中心加速布局氫能產業,并表示公司緊緊抓住氫能產業發展機遇,用好公司積累的技術、市場和上下游協同優勢,大力發展氫能業務。雪人股份(行情002639,診股)表示公司在氫能源產業布局比較完整。
投資標的上,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隨著各國政策相繼落地、氫能源產業布局加速推進,氫能源占比預計持續提升。國內企業在產業鏈上下游均有布局,隨著燃料能成本下降、加氫設施配套完善,這將為制氫、加氫、燃料電池整車等環節帶來廣闊需求空間。建議重點關注厚普股份、東華能源、美錦能源、雪人股份、鴻達興業、雄韜股份(行情002733,診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