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0m8ki"><acronym id="0m8ki"></acronym></strike>
    <button id="0m8ki"><tbody id="0m8ki"></tbody></button>
  • 《南京市全面推進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工作方案》全文一覽(2)

      四、重點建設項目

      (一)加快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建設。2020年,建成溧水天山水泥窯協同處置項目(500噸/日),加快江北焚燒廠二期(2000噸/日)、六合焚燒廠(1000噸/日)前期工作并開工建設;加快推進江南、江北生活垃圾應急填埋場規劃選址等前期工作,促進項目的實質性落地,為垃圾焚燒處置提供兜底保障;至2022年,全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達到10000噸/日,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二)加快餐廚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推進餐廚集中處理設施建設,2020年建成江北廢棄物綜合處置中心一期(二階段)、六合餐廚處理設施,開工建設江北廢棄物綜合處置中心二期、棲霞餐廚處理廠,力爭開工建設江南生物能源再利用中心一期。至2022年,全市餐廚、廚余垃圾集中處理總能力達到2150噸/日。農貿市場果蔬垃圾進行分類處理。繼續推行餐廚、廚余垃圾就地就近處置,大專院校、大型醫院、大餐飲企業、商業綜合體等再設置一批小型餐廚處理機。

      (三)加快建筑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建設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設施。市城建集團加快開展江北、江南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設施項目前期工作,抓緊開展城東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設施建設工作,同時相關屬地政府積極做好用地保障工作,盡快形成處置能力;江北新區管委會、各區政府根據建筑垃圾產生量和相關專項規劃,統籌做好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處置設施建設。

      (四)加快綠化廢棄物處理設施建設。在仙林大學城、河西新城各建設一座綠化廢棄物處置場。同時推進各區綠化廢棄物分散就地處理模式,按計劃建成處置場覆蓋本區域范圍,逐步實現綠化廢棄物不再進入生活垃圾處理系統。

      (五)建立有害垃圾處理渠道。推進全市有害垃圾回收處置渠道建設,加快有害垃圾集中暫存點建設,做好有害垃圾回收集中暫存工作,推進全市危險廢物處理能力建設,保障有害垃圾規范處置。

      (六)全面升級垃圾轉運體系。新建市級城東大型轉運站、玄武堯紅路轉運站、秦淮白下科技園轉運站、鼓樓幕府東路轉運站、棲霞西崗轉運站、江寧湯山轉運站、浦口江浦轉運站,升級江寧麒麟轉運站、江北新區沿江轉運站、浦六路轉運站,2020年完成立項前期工作,2021年開工建設,2022年建成,新增垃圾轉運能力3800噸/日;取締擾民突出中轉站,改造為再生資源回收站、環衛工人作息場所等環衛設施;升級改造保留的小型中轉站,落實密閉化作業,提升環保水平,規范滲濾液處理體系,2020年完成30%,2021完成60%,2022年完成100%;落實廚余垃圾專項收運,由源頭收集至廚余垃圾轉運站或末端處理設施。

      (七)完善垃圾收集設施布局。新建的住宅小區、商用寫字樓、購物中心、大型超市、醫院、農貿市場、工廠等同步建設垃圾分類收集點;新建小區和出新改造小區的垃圾分類收集點與小區建設、改造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存量小區逐步提升改造垃圾分類收集點,至2020年完成60%,至2021年完成100%。

      (八)推進“兩網融合”設施建設。建設“回收服務點、回收服務站、回收中心”三級“兩網融合”體系,形成市民交投便捷、企業物流暢通的系統。源頭布點上,在居住區、商務街等建設一批“回收服務點”,可結合垃圾分類收集點、裝修垃圾收集點、便民服務中心、宣傳教育站一并建設;中間轉運上,以街道為單位,建設一批“回收服務站”,對再生資源進行集中回收、存儲、分選、打包、轉運,對可用物品進行整修,方便舊物交易利用;后端處置上,以區為單位建設區域回收中心,市級建設板橋、城東2座分類拆解回收處置中心,具備商品交易、分揀加工、倉儲配送和配套服務等功能,進行托底保障服務。

      (九)加快推進環保產業園規劃建設。推進江南、江北環保產業園,六合、高淳、溧水環境園以及棲霞固廢資源化利用中心等園區規劃編制,結合我市空間規劃總體布局,對垃圾處理設施提早布局、明確廠址。盡快明確江南、江北環保產業園的園區定位、規劃方案、產業布局和具體實施計劃等內容。根據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時序,同步實施產業園區配套道路、市政管網、污水處理設施等公共配套設施建設。

      五、保障機制

      (一)完善條例配套實施辦法。加強《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普法宣傳,研究制定條例相關配套實施辦法,對垃圾分類突出貢獻單位、住宅區、農村居住區和個人給予獎勵,加強塑料污染治理,形成完善的生活垃圾分類制度體系。

      (二)研究差別化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按照“多排多收、分類少收”原則,研究分類垃圾與混合垃圾差別化收費辦法,提高混合垃圾收費標準,加快推進垃圾分類和減量。采取“先餐廚垃圾,后其他生活垃圾”和“先單位,后居民”的步驟分步實施。

      (三)健全生活垃圾分類標準體系。根據生活垃圾分類標準,制定公布生活垃圾分類指南;制定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導則和垃圾分類收集點建設標準等,明確分類投放方式、實施步驟、要求;制定垃圾分類實效達標考核細則。

      (四)推動源頭減量。加大“限塑令”執行力度,對制售不合格塑料袋的企業、個體商戶嚴格執法處罰,對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銷售或免費提供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的行為加強監督和管理。制定限制住宿、旅游、餐飲等服務行業使用一次性用品和限制過度包裝的政策。推行凈菜和潔凈農副產品進城,加大凈菜加工企業及相關農業加工型企業發展的扶持力度。

      (五)健全管理體制。優化調整區、街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主要領導任領導小組組長,每月統籌調度本區域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明確市、區、街三級垃圾分類管理機構及其職責,配置專職人員,街鎮一級機構與城管執法(綜合執法)分設。加強各相關部門協調配合,將垃圾分類納入部門績效管理指標,落實各相關部門責任。堅持管理重心下移,著重加強街鎮工作力量,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主導作用,強化社會共治,充分調動社區資源推進垃圾分類。

      (六)加強資金投入。制定生活垃圾分類考核獎補辦法,對完成年度目標的區給予獎勵。落實小區分類收集點、分類收運車輛、區街“回收服務點、回收服務站、回收中心”、餐廚垃圾處理設施建設購置及運行經費。推進收運處置服務市場化。小區和單位生活垃圾采用“直收”模式,政府給予一定補助。

      
    鄭重聲明:用戶在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與股民學堂立場無關,所發表內容來源為用戶整理發布,本站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德县| 城固县| 云霄县| 丰县| 宁陵县| 新营市| 云林县| 仲巴县| 华宁县| 贵溪市| 唐海县| 乌拉特中旗| 崇阳县| 镇赉县| 丹东市| 兴仁县| 白银市| 当涂县| 玉溪市| 深泽县| 南汇区| 辉县市| 汪清县| 邵阳市| 青岛市| 铅山县| 湘潭县| 苏州市| 达日县| 平原县| 沙雅县| 武威市| 北辰区| 诏安县| 黄平县| 韩城市| 黔西| 平武县| 桂阳县| 界首市| 红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