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斷芯片供應?特朗普又搞極限施壓 將38家華為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
特朗普政府持續對華為極限施壓,這一次,似乎要“趕盡殺絕”。
美國商務部對華為限制升級! 38家華為子公司被列入“實體清單”據環球網報道,當地時間17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美國商務部進一步收緊了對華為獲取美國技術的限制,同時將華為在全球21個國家的38家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
這次被列入實體名單的,包括華為分布在21個國家的38家下屬公司,它們是:
華為云計算技術北京華為云大連華為云廣州華為云貴陽華為云香港華為云深圳華為云蘇州華為開放實驗室烏蘭察布華為云計算技術阿根廷華為巴西華為云智利華為開羅華為開放實驗室巴黎華為開放實驗室柏林華為云華為慕尼黑開放實驗室華為技術杜塞爾多夫有限公司德里華為開放實驗室托加網絡墨西哥華為開放實驗室摩洛哥華為技術荷蘭華為秘魯華為云莫斯科華為開放實驗室新加坡華為開放實驗室南非華為云約翰內斯堡華為開放實驗室瑞士華為云曼谷華為開放實驗室伊斯坦布爾華為開放實驗室迪拜華為開放實驗室英國華為技術研發
在美國國務院官網發布的聲明中,蓬佩奧稱,“國務院強烈支持商務部今天擴大其外國直接產品規則,這將阻止華為通過‘替代芯片生產’與‘提供用從美國獲得的工具生產的現成芯片’來規避美國法律。”
據俄衛星社報道,美國商務部當天在另一份聲明中說,它將華為在21個國家的38家華為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因為它們存在代表華為行事而違反美國國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的重大風險”。
在本次新增的38家實體中,主要涉及華為云、OpenLab在國內外的子公司,以及華為技術在英國的研發公司。
英國廣播公司(BBC)曾解釋稱,“實體清單”被認為是美國出口管制的“黑名單”,被列入的實體需要獲得美商務部頒發的許可證,才能購買美國技術。美國企業可以申請向這些被列入名單的公司出售產品,但美國政府會抱著拒絕的態度審視此類申請。
據統計,自從2019年5月美國將華為納入“實體清單以來”,至今這份貿易保護主義名單上與華為相關的關聯公司總數已經達到152家。在今天的聲明中,美國商務部同時要求任何華為及“實體清單”上的附屬公司作為買方、中間交易者和最終使用者相關的交易都要受到《美國出口管制條例》的限制。這意味著華為或將失去外購芯片的道路。
對華為有何影響?
今年5月,BIS就已經升級了對華為的制裁,當時BIS修訂“外國直接產品規則(foreign-produced direct product rule,FDP)”和“實體清單”,來限制華為使用美國技術和軟件在國外設計、生產半導體的能力。簡單的概括就是,在美國境外為華為生產芯片的晶圓廠商們,只要使用了美國半導體生產設備,就需要申請許可證。
隨后就有觀點指出,新規存在模糊未解釋清楚的地帶,該規則存在“漏洞”,華為仍可以向美企之外的聯發科、三星等企業購買芯片。現在,BIS進一步對上述規則進行修改,對交易產品的限制更加嚴格了。
據第一財經報道,在此次禁令中,美國商務部新增了數條細則。比如基于美國軟件和技術的產品不能用以制造或開發任何華為子公司(實體名單內)所生產、購買或訂購的零部件、組件或設備中。此外,該規定還限制了實體清單中的華為作為“買方”、“中間收貨人”、“最終收貨人”或“最終用戶”參與相關交易,前提是必須獲得許可。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表示,美國國務院強烈支持商務部今天擴大其外國直接產品規則,這將防止華為通過替代芯片生產和提供現成的(OTS)芯片生產的工具從美國獲得的工具規避美國法律。
Canalys分析師賈沫表示,這是基于今年5月新的禁令約束了更加明確且嚴格的條規。基本上阻斷了華為之后直接從其他使用了美國技術的芯片制造商購買芯片的路。每次合作都需要經過美國商務部的審批,拿到許可證。
“美國商務部想要進一步監督在清單范圍內的企業(以美國的軟件或者科技為基礎)與華為任何實體的商務往來等。”賈沫對記者說。
但賈沫同時強調,文件中也并沒有闡明如何定義“basis”,所以聯發科或三星等芯片制造商是否被包含在內還需要進一步的解讀。
有分析稱,這些修訂的規則進一步限制了華為獲得芯片的渠道,對于使用美國軟件、技術開發或生產的國外廠商的芯片,直接進行了限制。
對于美方頻繁打壓中企特別是華為的行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曾強調,在華為等中國企業問題上,美方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他們對美國家安全構成威脅。華為最大的“錯”就是它是中國的,就是它在5G領域比美國更先進。美國似乎容不得任何其他國家有比他更好的東西存在,所以以莫須有的罪名、濫用國家力量打壓華為等中國企業。這是一種經濟霸凌行徑,是對美國一貫標榜的市場經濟原則的公然否定。世界各國對此看得非常清楚。
華春瑩稱,我們敦促美方停止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停止對中國的蓄意抹黑指責,停止對中國特定企業的無理打壓,為中國企業在美正常經營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環境。美國企業希望中方為其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視環境,但他們也應將心比心想一想,有哪個國家的企業像中國華為等企業一樣,在美國遭到如此不公平、無理和蠻橫對待?我認為有正義感的國家和人士都應該站出來大聲呼吁。
華為前不久承認沒有芯片了
8月7日,余承東在一場峰會中坦承,美國新一輪打壓對準的是華為并未投資的芯片制造業,由此,華為手機麒麟芯片自9月15日之后不能再繼續生產。
余承東前幾天坦承,受美國政府第二輪制裁打擊,華為芯片將在9月15日之后停止生產。華為即將發布的旗艦新品Mate 40將搭載5nm工藝的麒麟9000芯片(原先命名為1020),但這也是臺積電為華為代工的最后一代芯片,除非美國政府解除對華為的制裁措施。
余承東會議上意外宣布,華為要全面扎根半導體,在EDA工具、芯片IP、材料設備、IC制造、封裝等領域選一些難點做突圍。余承東在一張PPT中還特意列出了EUV光源,這是光刻機核心技術。
“不管是彎道超車還是半道超車,我們希望在第三代半導體時代實現領先,天下沒有做不成的事,只有不夠大的決心和不夠大的投入。”余承東說。
在臺積電因為禁令無法為華為代工麒麟高端芯片之后,華為現在急需為自己的旗艦手機找到新的芯片供應,填補自己高端產品線的供應鏈空白。而他們只有三星、聯發科和高通三個選擇。
聯發科本就是華為芯片的供貨商。本月初媒體報道,華為和聯發科簽署了合作意向和采購訂單,將向聯發科采購1.2億片芯片。不過,在中低端市場可以大量使用聯發科芯片,但無法保證華為旗艦在高端市場繼續保證來之不易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