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0m8ki"><acronym id="0m8ki"></acronym></strike>
    <button id="0m8ki"><tbody id="0m8ki"></tbody></button>
  • 侵權“羅生門”:上市前夜的翱捷 VS 剛敲定B輪的移芯

      芯片巨頭翱捷(ASR)起訴移芯通信成為近期芯片圈大事。

      此前《科創板日報》獲悉,移芯將于今年9月完成B輪融資,而翱捷正圖謀上市。

      相比移芯的公開聲明,ASR顯得異常平靜。其實自今年4月,完成上市前最后一輪融資,ASR已經“緘默”了很長一段時間了。唯一一條公開的動態是宣布股改完成,正式更名為“翱捷股份”,而對侵權一事無任何回應。

      但翱捷不會坐視不管,“4G是翱捷的生命線,而移芯CAT.1定價只有翱捷的6折。”業內人士說道。

      據傳從移芯去年宣布要做CAT.1開始,ASR就著手收集證據。而移芯創始人兼CEO劉石回應道,ASR的完全訴訟無中生有,且“不會影響我們新產品進展,也不會對移芯未來上市計劃產生任何影響。”

      論圈中地位,移芯是后起之秀,翱捷是老大哥,老大哥后面還有傳說一般的戴保家,劉石和戴保家也有過因緣際會。

      低調的戴保家和他的第二個“銳迪科”

      業內人士提及戴保家是有敬意的,“戴保家他什么沒有見過?”

      戴保家,幾乎一手締造了銳迪科(RDA),自2004年成立以來一直任銳迪科董事長、董事及CEO。2010年,銳迪科赴美上市。銳迪科是當時國內唯一能夠成功設計并大規模量產包括數字基帶、射頻收發器、功率放大器、射頻開關、藍牙、無線、調頻收音等全系列數字及射頻產品的集成電路供應商,并以國產自主基帶芯片打破西方壟斷。

      技術和財務兩手抓兩手硬,2012年的戴保家春風得意,“由于穩定的客戶關系、強大的市場地位以及不斷的技術創新,RDA有能力擴展我們的成功到其他市場,”并向媒體表示,跨國半導體供應商將再也無法在消費電子領域與中國本土的無晶圓廠IC供應商競爭。

      快速的發展和優良的公司質地,吸引來了門口的“野蠻人”。

      2013到2014年,清華紫光(屬清華大學)和浦東科投(屬浦東政府),展開了一場收購銳迪科的拉鋸戰。

      傳聞浦東科投當時拿到了發改委“小路條”(經國家發改委核準可以收購),以為勝券在握,報價上不敵清華紫光,加上銳迪科背后的資本方更樂意企業賣個好價錢,最終入懷紫光。2014年7月,紫光集團宣布以9.07億美元,完成對銳迪科微電子的收購。

      在這場收購戰中,戴保家成了最落寞的那一位。他全程極力反對紫光的收購,但資本的意志更強大,無奈被“架空”。最終,戴保家賣掉全部股份,黯然離開了一手創辦的銳迪科。

      但真正的強者不會妥協,而收購戰中敗北的上海浦東科投,還有與這位強人結盟的機會。

      2015年,戴保家聯手浦東科投成立上海翱捷(ASR),注資4.04億美元。

      而被資本按在地上摩擦的經歷,一方面使戴保家更少在媒體上拋頭露面,一方面ASR也成了一位出手大方的買家。

      ASR成立不久后,先收購韓國協議棧公司Alphean,隨即與境內一家企業Smart IC整合,獲得了基帶芯片開發的技術和資本,并于2017年完成對全球前10 芯片設計公司Marvell(美滿電子科技)MBU(移動通信部門)的收購。收購后,ASR成為國內基帶公司中除海思外唯一擁有全網通技術的公司。

      有人說這是戴保家的第二個銳迪科。崛起的ASR迅速與RDA在國內中低端芯片市場上平分秋色。

      成為“競對”的前塵往事

      在ASR買下Marvell的2017年,還有一個人跟戴保家有一點交集。

      如果當時他愿意接受戴保家的邀約,跟著被買下的Marvell加入ASR,繼續帶團隊做芯片,那么今天就不會有一家叫“移芯”的公司,當然也不會有ASR起訴移芯商業侵權的訴訟。

      劉石和戴保家的交集開始于Marvell的收購。當時劉石在Marvell帶隊做技術研發,戴保家極力想把劉石招入麾下,擔任高管,給出豐厚報酬甚至期權,但劉石拒絕,執意創業。

      劉石也有天才少年的影子,畢業于復旦大學,在Marvell之前還曾在華為和展訊工作過。2017年,他帶領從Marvell和展訊出來的人,成立了移芯。

      “當時劉石已經做好準備了,他手上有東西,其實16年的時候他手上就有東西。”一位業內人士透露道,這個“東西”就是CAT.1等相關技術,這是劉石創業的底氣。

      “前兩年他一直做NB-IoT,現在不到三四個月的時間,東西(CAT.1)出來了,這絕對是奇跡,超越了理論極限。”這位業內人士表示,“沒有三年研發周期,做不來CAT.1,”除非像ASR一樣重金買下相關技術。因此只有一種解釋,技術竊取。

      一個看似顯而易見的推斷出現了,ASR的CAT.1來自于其收購的Marvell;而在Marvell做相關技術的劉石,帶走了這些技術,構成ASR指證的“商業侵權”。

      “而且沒有證據,法院會受理嗎?”他進一步指出。

      不過,上正恒泰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知識產權律師楊如意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受理案件只是第一步。但在“誰主張、誰舉證”前提下,舉證需要基于某個事實的存在。

      侵權“羅生門”和需要完善的法律

      那么,“抄襲CAT.1”是否成立?

      認為“抄襲”的觀點中,除了基于劉石本人工作經歷、產品研發周期的判斷,還有人指出移芯的產品與ASR高度相似,“70%以上產品相似就可認定為抄襲。”

      但接近移芯方相關人士表示,“我們還沒發明好,他們就起訴,起訴一個不存在的東西。”

      并且移芯在今年8月13號的官方聲明中稱,Marvell從未有過任何NB-IoT和CAT.1產品。

      但一位業內人士反駁,這條聲明是想把CAT.1和4G做概念上的撇清和混淆,忽悠外行,“CAT.1就是4G,MARWELL一直做4G,ASR買的就是4G,包括CAT.1。”

      但移芯拿出高通的盡調為自己正名,“高通做了3個月code scan,確認完全沒有知識產權問題。”

      拋開一切爭執,如果移芯敗訴,最壞的結果是什么?

      楊如意律師解讀道,首先要停止使用涉案的技術秘密,如果有衍生的技術可能也要停止使用,涉及職務發明的也要返還;如果該公司主要研發團隊來源于ASR控制的企業,那么敗訴可能導致該公司無法繼續經營。此外,商業秘密案件如果造成權利人重大損失,也有可能要承擔刑事責任。

      業內人士還補充道,“企業采購了涉及技術侵權的模組制成產品,還會可能遭到禁售,造成損失。”

      但在實際市場上,中低端芯片市場的“套片”普遍存在,“套片價格下來,各種中小模組廠商照樣敢用。國內市場就是血淋淋的價格戰。”他說道。

      快速發展的芯片產業亟需相關法律支撐。

      楊如意律師指出,現行的《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于2001年完成立法,有關條款的描述較為上位,不夠具體,導致在實踐中的應用存在難度。比如,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的載體、獨創性、部分復制等概念如何界定等仍有一定爭議,需要通過立法進一步厘清。

      因此,他提醒道,“在芯片領域,企業更要注重從商業秘密途徑去保護自己的研發成果,而不是專利或者其他。”

      據悉,最近國務院發布了《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政策專門強調了芯片設計、制造、封裝、測試、材料、裝備等環節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去年人大對《反不正當競爭法》中的商業秘密條款進行了修訂,進一步降低權利人的舉證責任,加強了商業秘密的保護力度。最高院今年也發布了關于審理商業秘密糾紛案件的司法解釋(征求意見稿)。這些政策、法律、司法解釋的出臺會進一步加強芯片領域知識產權保護的力度,助推我國芯片行業的快速發展。

    鄭重聲明:用戶在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與股民學堂立場無關,所發表內容來源為用戶整理發布,本站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彰武县| 内丘县| 邯郸县| 墨竹工卡县| 双城市| 百色市| 荥经县| 贺州市| 清镇市| 汤阴县| 彰化县| 正定县| 新沂市| 明光市| 治多县| 扎鲁特旗| 观塘区| 扎鲁特旗| 开江县| 泸水县| 佛山市| 临朐县| 莱州市| 九江县| 维西| 若羌县| 潮安县| 六安市| 金川县| 焦作市| 兴宁市| 顺平县| 鄱阳县| 梓潼县| 岫岩| 博客| 元江| 张家界市| 合作市| 高要市| 卢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