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股取代銀行股 居全球股票基金行業配置首位
股票經理們今年買入了大量軟件公司股票,幫助微軟、賽富時和財捷等公司取代銀行股,成為全球投資組合中配置規模最大的行業。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根據咨詢公司Copley Fund Research對400多家總資產達8000億美元的全球股票基金的研究,選股者將軟件股的配置比例從2020年初的5.1%提高至6.43%,因大規模遠程辦公激發了市場對軟件公司的需求。
Copley表示,軟件公司現在在全球股票基金配置中的占比位居首位,超過制藥公司和銀行——比例分別降至6%和4.1%。
軟件行業約占整個科技板塊的三分之一。總體而言,科技板塊在全球股票投資組合中的占比是最大的。隨著Facebook、亞馬遜和Alphabet的巨大成長,科技股近年來大幅上漲。疫情引發的對支持在家作業的技術需求激增,幫助軟件公司嶄露頭角。
富達全球通信基金投資組合經理Sumant Wahi稱,疫情流行加速了大多數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并迫使大部分知識型工作者在家辦公。“軟件是加速店面數字化和提高勞動生產力的關鍵推動力。”他認為,隨著后疫情時期公司和個人改變了工作和生活方式,軟件股還有進一步的增長空間。
施羅德和景順等資產管理公司增持了行業龍頭微軟。過去六個月,視頻會議軟件Microsoft Teams的需求飆升令微軟獲益匪淺。
軟件公司的第二梯隊也受到了全球投資者的關注。云軟件供應商賽富時吸引到Loomis Sayles和PineBridge基金的投資,財務軟件公司財捷也贏得了GAM和Brown Advisory策略的支持。
成長型基金尤其看好軟件股,因為它們的訂閱模式具有可預測性,而且資本要求較低。根據Copley的數據,激進的成長型基金的軟件股配置達到創紀錄的水平,比基準配置高出4.6個百分點。
對科技股估值的可持續持懷疑態度的價值型基金增加了他們對軟件公司的低配倉位。
盡管成長型基金和價值型基金的配置存在差異,但Copley首席執行官Steven Holden表示,疫情使得科技股更有可能繼續在投資者投資組合中占據重要地位。
科技股遭遇賣壓,未必是劇烈跌勢的開始。
美國股市在上周最后兩個交易日經歷大幅回調,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指數創3月中旬以來最大兩日跌幅。一些分析師擔心科技股的跌勢尚未結束,不過,相對樂觀的一點是,這輪下跌可能只是短暫整理,而非劇烈拋售的開端。
BNY Mellon Wealth Management首席投資官Leo Grohowski說,這輪下跌是很好的警鐘,提醒人們市場有風險。他表示,科技股和網絡股等可能會有更多賣壓,但這不是長期大幅修正的開始,只是預警未來幾周或幾個月走勢將會動蕩,可能陷入盤整。
UBS Global Wealth Management首席投資官Mark Haefele稱,上周的回撤是強勢反彈之后的獲利了結。他認為,美聯儲釋放的充沛流動性以及經濟復蘇將會繼續支撐股市。
此外,債券市場的反應顯示出固定收益投資者不擔心美股的下跌。9月4日,美股連續第二天下挫,基準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卻大幅上漲10個基點,此前一天投資者涌向避險美債的一幕并沒有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