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疫苗領跌,創業板首支“破發股”來了
核心要聞:
創業板市場繼續延續成交額超越滬市的格局,場內資金博弈兇猛。創業板成交額為2400億,而滬市成交額為2200多億,創業板成交再度超越滬市。創業板注冊制首支“破發股”鋒尚文化跌破發行價。
----------
監管風暴席卷,妖股橫行的亂象終于要停一停了。
昨天晚上,三只創業板炒作妖股同時公告,遭遇深交所集體停牌核查。據最新情況顯示,這些停牌熱炒股背后有些交易,還可能涉嫌新型股價操縱行為。這無疑也給熱衷炒差炒低價股的散戶資金狠狠澆上一盆冷水。
9月9日上午,創業板大幅低開,開盤一小時后,創業板指數深度回調超5%,臨近午盤,創業板指數跌幅略有收窄。當天上午,創業板市場成交再度超越,半日成交額突破2400億。
當天盤面上,芯片股、疫苗股等題材領跌,航空指數等逆市飄紅。高位大白馬持續大跌,抱團股資金流出兇猛。截至午盤,上證指數跌1.11%;創業板指跌3.46%。
市場調整猛烈,機構分歧加劇。有券商指出,牛市下半場獲利難度加大。也有機構表示,當前基本面并未發生明顯變化,新一輪科技牛正在孕育,對市場中期走勢不宜悲觀。
妖股被集體停牌核查
背后驚現股價操縱新玩法?
妖股橫行、爭議四起,監管不得不重拳出擊。
昨日晚間,天山生物、豫金剛石、長方集團齊發公告,因股票交易嚴重異常波動,公司股票自2020年9月9日開市起停牌核查。
三只個股遭遇集體停牌,無疑和背后瘋狂炒作有關。以天山生物為例,從8月19日至9月8日,天山生物股價漲幅連續12日大漲,累計漲幅近5倍!更令人意外的是,天山生物此前已經遭遇過停牌核查,公司也頻頻發出風險提示,卻依舊未能阻止資金瘋狂炒作。
而長方集團、豫金剛石則因沾上“第三代半導體概念”成為接棒天山生物的熱炒個股,兩只股票連續五個交易日均出現20%的漲停,驚呆市場。
據深交所披露,這些炒作股背后,散戶買入占主導。據分析,“天山生物”9月2日復牌后,股價大幅上漲,交易明顯放量,短線資金接力炒作特征突出。其中買入以個人投資者為主,買入金額占比超過97%。同時,參與交易賬戶眾多,戶均交易金額小。平均持股時間短,多為1-3天,短線交易特征明顯。
另據證券時報報道,據最新情況披露,深交所正全面排查天山生物等公司的交易情況,發現有些交易可能涉嫌新型股價操縱行為。
分析人士評論指出,20%的漲跌幅在一定程度上給了股價更大的活動空間,或許有人利用制度變革的空檔大肆套利,但無數的市場實例可以證明,最終決定股票長期價格的,還是上市公司本身的內在價值。
創業板深度回調
成交額再度超過滬市
監管加碼之后,創業板炒作風氣也迎來明顯降溫。
9月9日早盤,創業板大幅低開,短短十分鐘,指數快速跌超2.4%。開盤一小時后,創業板指數跌幅更加迅速,指數跌超5%以上。臨近午盤,創業板指數跌幅出現回升,跌幅收窄。
當天上午,創業板指數跌超3.46%;創業板綜指跌2.27%。相比此前低位,跌幅略有收窄。
隨著指數的快速回落,創業板的成交額也迅速放大。
當天上午10點35分左右,創業板成交額已經接近1900億元,彼時滬市成交額為1700億,這也意味著,創業板市場繼續延續成交額超越滬市的格局,場內資金博弈兇猛。
截至午盤,創業板成交額為2400億,而滬市成交額為2200多億,創業板成交再度超越滬市。
板塊內,超600家個股飄綠,從漲跌幅排名情況看,樂凱新材、康泰生物等個股跌超10%以上。康泰生物跌超19%以上,逼近跌停。
康泰生物回應“阿斯利康暫停新冠疫苗試驗”:
出現個別案例屬正常
今日有媒體報道稱,英國藥企
受此影響,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
阿斯利康公司在聲明中解釋稱,當臨床試驗中有任何無法解釋的疾病或者不良反應發生后,暫停臨床試驗是一種例行行為。公司將盡快針對這一情況做出反應,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對臨床試驗進度的影響。
超百億資金流入A股ETF
或有機構資金逢低布局
受創業板快速下落及隔夜美股市場大跌的影響,當天A股市場表現集體低迷。
9日上午開盤,A股三大指數集體低開,滬指跌超1%以上,深成指跌超2%以上。
從兩市成交來看,當天上午,超2600只個股集體飄綠,成交額超6400億元。市場情緒指數僅為3.4。
而昨日逆市加倉的北上資金再度“閃回”,當天上午賣出超25億。
值得注意而是,在市場回調之際,卻有一股資金強勢加倉A股,成為當前市場一股積極力量。
據銀河證券統計顯示,雖然股市陷入調整,但股票ETF連續三天實現較大資金凈流入。9月4日到8日三個交易日,股票ETF基金凈流入規模分別達43.53億元、25.18億元和39.25億元,三日累計凈流入達108億元。
由于ETF以機構資金為主,業內人士分析,很可能機構在逢低布局反彈。
疫苗板塊快速下落
半導體概念熄火明顯
不過,當天A股市場,熱門題材集體熄火的跡象明顯。
盤面上看,疫苗指數領跌,盤中跌超7%以上。同時,血液制品、生物疫苗等相關指數同步跌超4%以上。
除了疫苗股之外,半導體概念熄火同樣明顯。當天上午,中芯國際-U大跌盤中跌4%以上,市值蒸發近50億。午盤,中芯國際-U跌超3%。
半導體產業板塊跌超2.3%以上,天龍光電、臺基股份、揚杰科技跌超6%。
同時,芯片ETF跌幅超過3%,成交額達16億元。
燃料電池指數略有回升,指數當天上午拉升近2%以上。航空指數、鋼鐵指數、港口指數等逆市飄紅。
低價股被集體消滅
ST康美連續7漲停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當天創業板炒作股遭遇重擊,但仍有部分資金依舊擁堵在低價股陣營之中。
當天上午,創業板低價股指數一度漲超2%以上。臨近午盤,漲幅回落。
截至上午10點20分,創業板已無4元股。除去千山退,創業板股價最低的公司為安控科技,報5.02元。多數低價股集體飄紅。
據方正證券研究指出,本輪低價股行情的啟動與前期消費與科技的極致抱團相繼松動有關,低價股的上漲與牛市第三階段的休整期相呼應,風格短期再平衡。在經濟復蘇需要反復驗證,風險偏好階段性受壓制的時期,低估值順周期的低價股階段性占優。
市場人士分析指出,消滅低價股行情是每次牛市都會出現的,只不過本次沒有發生在全體板塊,而是借助注冊制對創業板低價股進行了炒作,主要還是創業板流動性充足。但本質上這些低價股都是具備風險的垃圾股,和炒作高送轉一樣,并不值得跟進。
除了低價股之外,部分重生股的炒作也同樣猛烈。
9月9日早盤,ST康美再度漲停,連續7日漲停,公司實控人讓渡表決權,廣藥集團攜國資托管。
此外,創業板注冊制首只“破發股”也來了。
9月9日早盤,創業板注冊制第一批新股鋒尚文化盤中跌超3%,跌破發行價,最低觸及133.7元,為注冊制首只破發股。該股8月24日上市,發行價138.02元。
大白馬陷入調整
基金:市場風格難言切換
除了創業板妖股炒作降溫之外,大白馬繼續高空墜落,拖累市場整體下滑。
9月9日上午,高價股指數低開低走,盤中一度跌超4%以上。板塊內,康華生物、邁為股份等高價股跌超6%以上。
品牌龍頭指數同樣遭遇資金瘋狂拋售。其中“醬油茅臺”海天味業一度大跌超6%以上。截至午盤,海天味業跌超4%。
比亞迪、東阿阿膠、三全食品、云南白藥等一眾品牌龍頭均跌超3%以上。
從近期市場整體表現來看,此前曾被機構重倉的“抱團股”更是出現了規模龐大的資金流出,部分個股甚至還跌入了龍虎榜。
比如食品飲料板塊的海天味業,白酒板塊五糧液、瀘州老窖、貴州茅臺,消費電子板塊的歌爾股份、歐菲光、長電科技等紛紛因放量大跌而進入龍虎榜。
據一位基金經理分析,目前機構抱團股出現大幅回調,一方面是部分資金有調倉換股、獲利了結需要;另一方面短期估值太高可能也會引發機構資金減倉,這也造成了這類股票集體下跌的情況。不過同時,部分業績支撐的大股票,未來仍具增長潛力,在價值投資的導向下,前期強勢的板塊長期仍有望獲得高額回報,市場風格并非因為大跌而快速轉換。
“當前白馬股上漲的邏輯在于基本面持續向好,盡管資金抱團現象明顯,造成部分個股估值過高,但基本面本身并未發生重大變化,這也意味著資金仍會追捧這些大白馬,后續資金面驅動行情啟動,估值仍有可能繼續抬升。”上述基金經理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