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媽又出手,釋放1000億!連續三日凈投放
核心要聞:
央行公開市場開展12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今日有200億元逆回購到期,當日凈投放1000億元,利率維持不變。也是央行連續三日凈投放。本周央行公開市場將有3900億元逆回購到期,其中周一至周五分別到期800億元、700億元、200億元、1200億元、1000億元;無正回購和央票等到期。
----------
央行再度出手逆回購
當天凈投放1000億資金
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場低迷之際,央媽連續出手、釋放流動性的決心并沒有改變。
9月9日,央行公開市場開展12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今日有200億元逆回購到期,當日凈投放1000億元,利率維持不變。而這也是央行連續三日凈投放。
Wind數據顯示,本周(9月5日至11日)央行公開市場將有3900億元逆回購到期,其中周一至周五分別到期800億元、700億元、200億元、1200億元、1000億元;無正回購和央票等到期。
江海證券稱,最近一個月央行對資金面還是非常呵護的,正如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所說,央行的目標的讓回購利率圍繞政策利率波動。實際上也確實如此。央行這樣做的好處在于,給予市場充分的預期,央行的貨幣政策并不會從過度寬松轉向過度收緊,因此回購利率不會繼續大幅上行。一旦回購利率穩定了,3-5年的套息空間也就會穩定并且具有吸引力。
進一步延申的是,既然回購利率圍繞政策利率波動,那么存單利率也不會偏離MLF太遠。雖然這一點,市場還存在分歧。但是如果央行貨幣政策態度沒有收緊,存單不會偏離MLF太遠。當然,如果這一點被市場所確認,債券利率向下修復的空間也就大了一些。近期存單發行利率引發市場強烈關注,債券市場已經部分反映一級存單利率上行的預期,投資者大可不必過度擔憂。
中信固收稱,9月資金面料將邊際寬松,超跌即是做多機會。首先,政府財政在9月大概率是大額釋放流動性的。其次,公開市場到期壓力不大。再次,從央行領導近期的講話上看,維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思路也不會變。9月資金面有望隨著財政資金的不斷釋放而邊際放松,預計DR001會在1.8%-2%之間運行,DR007會在2%-2.2%之間。
關于國內宏觀貨幣政策,9月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保持政策力度和可持續性,不搞大水漫灌,引導資金更多流向實體經濟,以促進經濟金融平穩運行。
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鋒表示,貨幣政策需要有更大的確定性來應對各種不確定性,要保持穩健貨幣政策的取向不變、靈活適度的操作要求不變、堅持正常貨幣政策的決心不變;未來LPR的走勢取決于宏觀經濟趨勢、通脹形勢以及貸款市場供求等因素,預計后續企業貸款利率還會進一步下行。
券商:“泡沫股”風險釋放,后市震蕩回升
面對熱門股熄火、炒作風氣降溫的市場,機構對市場的分歧也在加大。
一方面,熱炒的動作可能正在迎來集體降溫,在機構看來,這一階段可能屬于風險釋放階段,這也造成了A股市場調整猛烈的情況。
據銀河證券最新研報指出,芯片、醫藥、調味品等熱門賽道和創業板近期大跌,是風險釋放的內在要求,因為前期漲幅過大、估值創歷史最高。對貨幣政策收緊的擔憂是一種“高估值焦慮的映射”,持股信心下滑。
“近期市場,估值上升占主導是滬深牛市的顯著特點。靠流動性推升帶來的估值猛增,一旦面臨估值下移,靠經濟復蘇(節奏和力度都充滿爭議)怎么可能彌補?對強周期行業,只是復蘇,并不是強勁增長,期望不要太高。”銀河證券在上述研報中指出。
不過,銀河證券也表示,牛市下半場獲利難度大:估值高高在上、能夠下手的好公司少,前期獲利的投資者賣出動力足,這和牛市上半場持股不動(躺贏)截然不同。現在是泡沫股的風險釋放期,但是說牛市結束缺乏充足證據。
另一方面,場內資金對當前市場如何選擇也存在較大分歧,到底是繼續留守高價大白馬,還是尋找新的標的?更有私募機構提出,暫時先退出股票市場,轉戰債券發掘機會。
中金公司判斷,A股市場在此前經歷了連續上漲后,可能會經歷一段“盤整蓄勢”的時期,目前這種情況可能會繼續。中期來看,國內復工復產繼續深化、政策預期平穩、外圍疫情再次帶來深度影響的可能性較小,對市場中期走勢不宜悲觀。
國盛證券認為,當前繼續看好機構牛、結構牛,A股市場新一輪科技牛正在孕育。從年初以來一直強調消費和科技是市場兩大主線。在外部風險已非主要矛盾,宏觀流動性也不會系統性收緊,同時以公募基金為主導的機構增量持續入市、股市流動性充裕之下,當前市場大邏輯并未發生變化。因此,繼續看好機構牛、結構牛,A股市場新一輪科技牛正在孕育。在6月中期策略明確看好創業板3000點,當前仍然維持此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