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券商三大業務暫停半年,評級大降5級
核心要聞:
江海證券母公司哈投股份稱,債券自營、資管備案、股票質押式回購三大業務均被暫停6個月,將認真履行股東責任,繼續督促江海證券嚴格落實監管措施決定。江海證券此次被責令暫停部分業務,將對該公司經營業績造成一定影響。
----------
業務暫停“預告”發布3個月后,監管部門對江海證券的正式處罰終于落地。
9月13日晚間,江海證券母公司哈投股份發布公告稱,江海證券及相關人員分別收到證監會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江海證券旗下債券自營、資管備案、股票質押式回購三大業務均被暫停6個月,且債券自營業務分管副總裁被認定為不適當人選,其余兩名業務分管副總裁及合規總監被采取公開譴責并限制有關權利措施,處理不可謂不重。
對此,哈投股份在公告中表示,該公司將認真履行股東責任,繼續督促江海證券嚴格落實監管措施決定。此外,哈投股份還坦言,江海證券此次被責令暫停部分業務,將對該公司經營業績造成一定影響。
作為哈投股份的盈利中心,江海證券2020年上半年業績也一蹶不振。哈投股份2020年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江海證券實現營業總收入7.49億元,同比降低38.19%;實現凈利潤0.22億元,同比降低了95.09%。在今年上半年的證券“大年”中,江海證券的業績水平顯得格格不入。
此外,江海證券在2020年的分類評級中一次性下調5級,從此前的BBB級直接降至C級,成為98家證券公司中降級數量最多的公司。在此次處罰“靴子”落地后,江海證券或將觸底回升。
“三宗罪”致三大業務遭暫停
近期,監管部門開出的暫停業務類罰單頗為頻繁,江海證券躋身成為其中一員。
9月13日晚間,江海證券母公司哈投股份發布公告稱,江海證券及相關人員分別收到證監會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江海證券被證監會正式采取限制業務措施的決定。
具體來看,江海證券共涉及“三宗罪”:
一是在開展債券投資交易過程中,存在交易員資格管理及交易行為管控不足、標的證券和對手方管理不到位、合規管理和風險控制有效性不足等問題;
二是開展證券資產管理業務存在違規新增通道業務、內部管理混亂、風險管理不到位等問題;
三是開展股票質押業務存在業務決策流于形式、盡職調查不充分、內部控制不健全等問題。
證監會認為,上述行為反映出江海證券內部控制不完善、經營管理混亂。基于此,證監會對江海證券三項業務采取相應的限制措施:
對于債券業務,暫停其債券自營業務6個月。其中,已持有存量債券可以賣出,不得新增買入,為防范流動性風險而從事的必要債券交易除外,回購交易融入資金規模不得增加。
對于資管業務,暫停其資產管理產品備案6個月。按規定為接續存量到期產品持有的未到期資產而新設立產品除外,但不得新增投資,不限制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備案。
對于股票質押業務,暫停其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業務6個月,存續合約可以依規辦理延期。
在各類監管措施中,“限制業務”當屬證券公司最為聞風喪膽的手段所在。一旦被處以限制業務,不僅意味著相當一段時間內失去業務收入,更代表著該部分業務已被視為“高風險”。
就近期情況來看,證券行業中被暫停業務的“難兄難弟”實不少見。今年6月,因對債券交易的管控不足、對交易對手方等要素的管理流于形式等問題,首創證券債券自營業務被暫停3個月。
8月,深圳證監局對中山證券采取限制業務活動的決定,暫停新增資管產品備案,暫停新增資本消耗型業務,暫停以自有資金或資管資金與關聯方進行對手方交易,暫停期1年。
另外,因違規新增表外代持、合規風控存在異地展業稽核審計次數不足等問題,8月底證監會暫停宏信證券資產管理產品備案6個月。
較此前處罰預告,高管處罰略有變化
“高位重祿”,在面臨業務風險時,高管們也同樣責無旁貸。在此次江海證券三大業務遭遇暫停之際,3名分管相應業務的副總裁和公司合規總監兼首席風險官也同樣被監管點名。
逐一來看,江海證券債券自營業務分管副總裁饒晞浩在幾人中處罰最重。證監會指出,饒晞浩對江海證券在開展債券投資交易過程中存在的相關違規行為負有領導責任,因而對其采取認定為不適當人選的行政監管措施。
具體而言,饒晞浩在兩年內不得擔任證券基金經營機構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不得擔任證券公司債券投資業務主要負責人職務,并限制領取2018、2019年基本工資以外的報酬和福利等權利(已支付的部分應退回)。江海證券應在收到認定為不適當人選決定書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作出免除饒晞浩現有職務的決定。
相比之下,其余三人的處理結果相對較輕,僅采取公開譴責并限制有關權利的措施。證監會對江海證券合規總監兼首席風險官葛新、股票質押業務分管副總裁蔣寶林、資產管理業務分管副總裁孔德志通過中國證監會官方網站予以公開譴責,并限制領取2018、2019年基本工資以外的報酬和福利等權利(已支付的部分應退回)。
雖然4名高管均需“獎金退回”,且被處以公開譴責、不適當人選等重責,但與此前的事先告知書相比,情況仍有所緩和。按照今年6月監管部門向江海證券出具的事先告知書,3名副總裁均擬被采取認定為不適當人選并限制有關權利的監管措施決定。
彼時監管部門指出,相關人員有陳述、申辯的權利,其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經復核成立的將予以采納。從結果來看,資管、股票質押兩業務的分管副總裁雖仍被限制福利待遇,但職務得以保留,處理情節有所減輕。
今年7月,江海證券總裁董力臣也因三大業務存在問題,被監管叫去“喝茶”。彼時,證監會指出,董力臣作為該公司主要負責人,對江海證券存在的問題負有領導責任。因此,證監會對董力臣采取監管談話措施,要求其前往黑龍江證監局接受監管談話。
評級直降5級,后續將觸底回升?
對于此次遭遇來自監管的嚴罰,哈投股份作為母公司,顯然態度良好。
哈投股份在公告中表示,該公司將認真履行股東責任,繼續督促江海證券嚴格落實監管措施決定,在鞏固前期整改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內部控制機制,全面加強合規及風險管理。
哈投股份公告中還坦言,江海證券此次被責令暫停部分業務,將對上市公司經營業績造成一定影響。
類似的“表決心”,在哈投股份2020年半年報中也同樣出現。半年報中,哈投股份表示,針對證監會所述江海證券存在的合規及內部控制問題,該公司高度重視,切實落實股東責任,全面督導落實問題整改。要求江海證券在規定的時限內完成整改,積極與監管部門溝通,并力爭一次性通過證監會檢查驗收,使相關受限業務盡早恢復。
作為券商概念股之一,江海證券的情況直接影響著投資者對哈投股份的態度,屢有投資者對哈投股份進行追問。例如,有投資者直言要求哈投股份“為江海證券找找出路”等,不過對于類似“獻計獻策”,哈投股份多以“謝謝關注”作答。
另外,本月初哈投股份曾在上證e互動就整改情況回復投資者稱,在質押業務方面,監管部門現場檢查提出的問題基本已經整改完成,目前屬于深化階段,主要是內控制度進一步完善并強化落實。
事實上,作為哈投股份的盈利中心,江海證券2020年上半年業績也一蹶不振。哈投股份2020年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江海證券實現營業總收入7.49億元,同比降低38.19%;實現凈利潤0.22億元,同比降低了95.09%。
在今年上半年的證券“大年”中,江海證券的業績水平顯得格格不入。對于業績水平的大幅下滑,哈投股份解釋為,由于該期江海證券自營收入比同期減少,導致收入同比降低,同時營業支出中當期計提金融資產減值同比增加,營業支出同比增加,導致江海證券利潤總額、凈利潤同比大幅減少。
就監管所指的三大問題業務來看,在自營業務方面,江海證券實現營業收入2.33億元,同比降低64.03%;在資管業務上,江海證券實現營業收入0.25億元,同比降低50.77%。股票質押業務風險進一步暴露,報告期內信用業務實現營業收入-0.32億元,同比降低173.84%。
也正因為此,江海證券在2020年的分類評級中一次性下調5級,從此前的BBB級直接降至C級,成為98家證券公司中降級數量最多的公司。不過,這對于江海證券而言,一次性大降5級,是壞事也是好事,畢竟隨著處罰的落地,也意味著該公司后續就可以全力以赴觸底回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