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選前夕,美聯儲釋放重磅信號,美元走強
核心要聞:
美聯儲公布9月利率會議決議,會議決定零利率政策不變,QE速度不變,直到2023年末利率都將按兵不動,同時美聯儲調高了對今年的經濟預測以及通脹容忍度,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市場對進一步寬松的預期。決議公布后,美股尾盤跳水,美元指數走強,美債收益率走高。
----------
北京時間9月17日凌晨2:00,美聯儲公布9月利率會議決議,會議決定零利率政策不變,QE速度不變,符合市場普遍預期。同時美聯儲更新了前瞻指引,即致力于達到2%的核心通脹目標并容忍在一定時間內適度超過目標。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美聯儲點陣圖顯示,委員們預期直到2023年末利率都將按兵不動,同時美聯儲調高了對今年的經濟預測以及通脹容忍度,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市場對進一步寬松的預期。
美聯儲利率會議決議公布后,美股尾盤跳水,道指收漲0.13%,納指跌1.25%,標普500指數跌0.46%,美元指數走強,美債收益率走高。
1、未來3年無加息計劃
美聯儲點陣圖顯示至2023年都將維持零利率,6月顯示的最遠期限為2022年。這再次表明了美聯儲將長期維持極度寬松的貨幣政策。
東北證券表示,美聯儲新框架中致力于達到最大就業,但鮑威爾反復強調“最大就業”沒有明確的數字目標,所以未來通脹對于貨幣政策的指導意義更大。雖然美國經濟快速復蘇,但永久性失業人數仍然在上升,在財政刺激退出之后通脹將面臨一段時間的疲軟期,所以在很長的時間內無須憂慮貨幣政策收緊。
2、經濟展望預期樂觀
鑒于前一段時間美國經濟反彈形勢較為樂觀,美聯儲調高了對今年的經濟預測,2020年GDP增長預期由-6.5%上調至-3.7%、2021年GDP增長預期由5.0%下調至4.0%、2022年GDP增長預期由3.5%下調至3.0%,并預計2023年美國經濟增長為2.5%。
美聯儲還預計,失業率將繼續下降,2020年失業率預期由9.3%下調至7.6%、2021年失業率預期由6.5%下調至5.5%、2022年失業率預期由5.5%下調至4.6%。
盡管對經濟形勢更為樂觀,但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其講話中提到兩點:一是疫苗出現前經濟仍有諸多不確定性,比較懷疑就業市場復蘇前景;二是目前經濟的恢復有賴于財政刺激,假若沒有進一步財政刺激落地,擔心經濟會承壓。
3、提高通脹容忍度
本次議息會議部分修訂了美聯儲貨幣政策框架,允許通脹水平在一段時間內突破2%的目標上限,這也是美聯儲上調經濟和通脹預期但仍預計未來三年不會加息的主因之一。美聯儲預計,年內核心PCE預期為1.5%,6月份為1%。到2023年核心PCE將達到2%。
4、鮑威爾稱美聯儲名義擴表階段仍未結束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主街計劃操作受到了《多德·弗蘭克法案》框架等監管約束。比如商業銀行要求信貸必須發放給能夠償債的對象,這排除了很多公司。美聯儲正在研究并設法讓普通企業更易獲得主街計劃的支持。由此可見,鮑威爾的意思是名義上看美聯儲部分實體經濟支持計劃尚未完全落地,并且美聯儲正在排除這些資金投放的阻力,名義上美聯儲擴表階段仍未結束。
不過,6月以來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總規模未再攀升,而是在7萬億美元附近徘徊。廣發證券認為,4月9日落地的2.3萬億美元一攬子貨幣政策中主街計劃等投放項目并未全額兌現,甚至操作規模甚少,這是美聯儲資產負債表并能在6月后繼續擴張的主因。
全球資產表現
鮑威爾并沒有給出進一步刺激的承諾,美股尾盤回落跡象明顯。道指最終收漲0.13%,納指跌1.25%,標普500指數跌0.46%。歐股漲跌不一,德國DAX指數漲0.29%,法國CAC40指數漲0.13%,英國富時100指數跌0.44%。
美聯儲上調經濟預測,美元指數強勢反彈,截至發稿,美元指數漲0.31%。
COMEX黃金期貨昨日收漲0.05%,徘徊于兩周高位附近,今日開盤后,受美元指數強勁反彈影響,黃金期貨價格出現短暫急跌,截至發稿,COMEX黃金期貨跌0.35%。
美股走勢將受大選影響
廣發證券認為,由于當前多數風險資產的積極表現與美聯儲貨幣政策有關,這就意味著在特朗普連任情形下未來兩年多數資產表現或相對穩定,但若拜登當選2021年底前后美股等風險資產就存在較大調整風險。
廣發證券指出,由于特朗普競選綱領提到計劃實施減稅政策,因此特朗普連任情形下美國政府杠桿率大概率將由2022年開啟溫和回落模式,2023年之前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中樞或難明顯突破1%。拜登上臺或意味著美國進入加稅周期。盡管拜登的執政綱領里面提及諸多抗疫相關的財政刺激舉措,但他同樣提到了上臺后將上調企業稅、資本稅甚至富人稅。一旦疫情影響過后,在拜登當選的情形下美國將進入加稅周期、美國政府杠桿率也會快速回落。
中信證券也表示,若特朗普連任將對美國資本市場形成相對利好,也有益建筑建材、機械、化石能源、醫療、金融等相關行業的發展;若拜登上臺,出于對稅率提升的擔憂,美股預計將承壓,但基建相關產業預計仍將得益于基建計劃的推出,且新能源等行業及小企業預計也將持續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