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卡LINK 2020智慧經營生態大會順利舉行 聚焦小店經濟數字化、智能化
9月20日,移卡LINK 2020智慧經營生態大會在深圳正式召開。本次大會以“未來商業·協同進化”為主題,邀請智慧經營產業鏈相關產、研、資、管全生態從業者共聚一堂,全面討論數字經濟新趨勢,幫助小店商家找到通往智能新世界(行情600628,診股)的鑰匙。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在全球蔓延,整個社會經濟的運轉都因此遲緩,小店經濟抗風險能力差、營銷手段單一等缺點進一步放大。經過此次疫情洗禮,商戶開始意識到數字化轉型的迫切性:過去以流量為核心的商業經營模式,需要逐漸向全生命周期智慧經營進化。
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中小微企業技術升級的必然趨勢,移卡也參與其中。移卡集團消費云副總裁朱洪偉在演講中提到,作為頭部的第三方支付機構,移卡具備多年的B端商戶服務經驗,圍繞商戶經營的全鏈路提供科技賦能商業服務。
(移卡集團消費云副總裁朱洪偉發表演講)
產、研、資、管全生態從業者坐而論道小店經濟
“數字化是可以提高生產效率的,盡管未來有很多的不確定性,但是數字化必然是未來的大勢所趨。” 移卡集團消費云副總裁朱洪偉在談及數字經濟時表示。
從數據來看,我國初級的數字化用戶規模800萬-1000萬,高階的數字化用戶在3000萬-5000萬。這個數字表明,我國中小微企業數字化程度比較低,整個市場有很大的空間。同時因為疫情,有80%的中小微企業在尋求數字化轉型升級。
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中小微企業數字化升級的必然趨勢,移卡集團消費云副總裁朱洪偉表示,“支付對商業的重要性就像空氣對人類的重要性,特別是移動支付普及之后,讓資金的信息沉淀下來,成為了新的數據。讓商業服務有了極大的擴展性和商業空間。”
(中國社科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楊濤發表演講)
中國社科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楊濤也在演講中指出,從小額零售支付開始,全球形成了復雜支付體系,支付不僅僅是公共性的服務設施,而且成為商業模式的一個組成部分。特別是2015年以來,全球的移動支付技術,與相關聯的體系不斷深化合作,為消費者帶來全新的體驗。
因此,針對當前諸多助力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解決方案,朱洪偉強調:“由頭部第三方支付公司結合SaaS服務商和互聯網平臺,提供一整套的解決方案,是幫助中小微企業數字化升級最優的選擇。”
(明略科技集團副總裁譚北平發表演講)
營銷層面,2020年國內流量紅利消失,商家獲取流量越來越困難。與此同時,數字營銷的生態也在發生變化。明略科技集團副總裁譚北平在演講中指出,無論時代怎么變,營銷的兩個關鍵要素不變:“抓住流量,找到對象在哪,用好的方式和手段觸達;打動人心,理解和抓住消費者消費決策的微時刻。”
(中信里昂證券企業融資及資本市場董事吳思燾發表演講)
資本層面,中信里昂證券企業融資及資本市場董事吳思燾表示,企業要學會借助資本市場彎道超車并占據制高點:“上市的好處在于企業能通過上市融資獲得企業發展所需的資金支持,如果企業基本面好,良好股價還可以支持企業利用后續融資工具建立持續穩定的資本補充渠道。”
吳思燾還指出,借助上市,企業可以進一步完善公司的治理,同時有助于引進國際優秀投資者,提升經營管理水平,為未來公司股東和下一步的發展提供更多的保障。
(艾瑞咨詢副總裁伍毅然闡述報告內容)
為了展現小店經濟的發展情況及全貌,移卡聯合艾瑞咨詢共同發布《小店經濟活力報告》。報告顯示,目前37%的民眾已經開了小店,對于未開小店的人群中,有71%的民眾未來有開小店的打算。在有經營小店想法的人群中,70%的人是受疫情影響,想要有所改變;另有40%是因為比較憧憬浪漫和文藝感等原因。得益于智能商業服務的推進,許多小店迅速從疫情中恢復過來。據移卡旗下“好生意”平臺數據顯示,武漢日交易筆數自疫情期間增長了 30 多倍,日交易筆數及增長速度遠超其他城市,位列全國第一,成為小店經濟活力的代表。
企業數字化要首先考慮成本問題
疫情對傳統型企業影響比較大,盡管沒有改變商業的底層邏輯,但是加劇了商業競爭,這就要求企業具備更快的業務效能、更好的需求洞察能力、更近的與消費者溝通的方式。線上化和智能化成為小店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
但是全國超過1億家餐廳、水果店、便利店等小店,大都缺乏數字化經營意識和能力,且傳統的解決方案昂貴且難以使用。在移卡LINK 2020智慧經營生態大會,主辦方移卡邀請各行業嘉賓進行對話,就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取得的成果,以及業態各異、需求階段不同的小微商家如何借助數字化實現全生命周期運營進行了深入探討。
(圓桌嘉賓共話數字化服務商家經營的全生命周期)
絕味鴨脖擁有上萬家連鎖門店,如何管理好連鎖門店是個大問題。絕味食品(行情603517,診股)CTO葛舟指出,數字化的方式大大提升了門店標準化效率問題,但數字化并不是為了數字化而數字化,是因為在不同的運營階段有不同的需求,需要通過相應的數字化手段解決這些需求。
睿博數據創始人陶承睿講得更為直接,“對任何企業來講,數字化首先要考慮成本。”
陶承睿表示,“當企業只有三四家店的時候,不要去上ERP系統,因為企業的收入不足以支撐管理系統的支出;當到了拓展期,企業可以考慮打造基礎模型,比如怎么樣把獲客系統管理起來;到了第三階段,上百家門店的時候,全維度的系統要上了,這時候收入已經足夠滿足企業部署數字化系統。”
數族科技創始人徐劍也表示,要用比較低的代價,慢慢地對社會進行數字化改造。對此,徐劍認為,從支付切入到數字化改造是特別好的狀態。不過徐劍也指出,“支付即營銷,這是目前市面上已經成熟的解決方案。但也有20%的客戶是需要開發票的,這20%的客戶往往比較穩定。在座的的服務商體系,讓服務的客戶更長期地活下去,可以考慮從發票的角度去做營銷,而不僅僅局限于支付做營銷。”
思謀科技合伙人劉剛的演講則展現了人工智能應用的潛力。劉剛表示,隨著技術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通過手機和移動支付方式來使用數字化技術,小店不需要進行大量的改造,只需要在門店加一個簡單的攝像頭或者傳感器就能夠實現數字采集和數據分析。在企業經營過程中,重復性勞動成本越來越低,企業可以花費更多精力在產品創新上。對于生產型小企業來說,能以最快的速度掌握消費者的數據、產品情況,就能實現從生產到銷售全過程的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