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州2035年起禁售新汽油車 為何禁止燃油車?(2)
延伸閱讀:
日前在南京召開的全球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創新大會,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高級經濟師徐長明表示,國內100萬輛車里面大概有80萬輛汽車是政策驅動。
據徐長明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銷售數據以及消費者行為做了深度剖析。中汽協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累計達到了120.6萬輛,同比下降4%。但從分析數據中標明,100萬輛車里面大概有80萬輛汽車是政策驅動。 其中新能源商用車銷量是14.3萬輛,基本上屬于政策因素影響,乘用車實現銷售85.7萬輛,其中營運車輛是39.3萬輛受政策影響,而私人需求46.4萬銷量,限購城市和非限購成市累計有接近一半的銷量同樣受政策因素影響。
徐長明認為,即使到目前為止,新能源汽車一直都還是政策驅動的市場,政策大概分三類:第一類就是補貼、免購車稅、免消費稅等,還有包括各地的優惠政策;第二個是牌照的優惠;第三個是特定領域的直接干預、直接推廣政策。因此,離市場推動還有一定距離。 在他看來,新能源汽車要想從100萬輛再往上發展,必須要市場化推動。而所謂市場驅動,就是消費者自愿購買。但從除去限購城市因牌照問題,今年1-7月份,在非限購城市賣覺得較為暢銷的車型,作為B級車的Model3占大約40%;還有40%則是A00,例如奇瑞在小螞蟻這類車,中間級別的車是很少。 可見考慮這兩種車型的消費者,要么因為特斯拉的“新鮮感“,要么考慮到經濟性,A00級車型較為便宜,充電也更便宜。而且,徐長明也表示自己曾長途乘坐過特斯拉,即使銷量很好,但其舒適性與傳統燃油車相比,差距太大,意味著排除這兩種因素,愿意選擇電動車的消費者還是較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