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迎重磅利好!中國衛星物聯網首階段建設完成
我國首個衛星物聯網完成第一階段建設
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19日在湖北武漢舉行。我國正在建設的首個衛星物聯網——“行云工程”進展順利,預計將于2023年前后建設完成由百余顆衛星組成的“物聯網星座”,以期解決目前地面物聯網業務因蜂窩通信網絡覆蓋率嚴重不足而導致的“通信盲區”難題。目前第一階段建設任務已全面完成。
展望未來,低軌衛星通信具備廣泛應用場景,典型應用場景包括低軌衛星互聯網、航天互聯網、車聯網、基站回傳以及天基物聯網等。機構認為,2022年全球低軌衛星互聯服務市場規模約1100-2000億美元。
A股上市公司中,亞光科技(300123)國內最大的微波半導體器件、微波電路軍用企業之一,公司的產品可應用于航天通信,航天通信的范圍涵蓋了衛星通信、空間站通信、火箭發射過程通信等。和而泰(002402)公司在低軌衛星射頻芯片領域完成了首輪套片研制,并完成了部分客戶的送樣需求。
相關閱讀:
物聯網(The Internet of Things,簡稱IOT)是指通過 各種信息傳感器、射頻識別技術、全球定位系統、紅外感應器、激光掃描器等各種裝置與技術,實時采集任何需要監控、 連接、互動的物體或過程,采集其聲、光、熱、電、力學、化 學、生物、位置等各種需要的信息,通過各類可能的網絡接入,實現物與物、物與人的泛在連接,實現對物品和過程的智能化感知、識別和管理。物聯網是一個基于互聯網、傳統電信網等的信息承載體,它讓所有能夠被獨立尋址的普通物理對象形成互聯互通的網絡[1] 。
物聯網( IoT ,Internet of things )即“萬物相連的互聯網”,是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將各種信息傳感設備與互聯網結合起來而形成的一個巨大網絡,實現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人、機、物的互聯互通 。
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IT行業又叫:泛互聯,意指物物相連,萬物萬聯。由此,“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這有兩層意思:第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第二,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因此,物聯網的定義是通過射頻識別、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對物品的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