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限售股?限售股解禁的類型及意義(2)
限售股解禁雖然會增加市場供應,影響供求關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市場中長期上漲,但從整體來看,其短期影響多數是中性的。對于某一家具體個股而言,解禁是公司在資本市場運作中一個時間表早己確定的事件,并不是新聞,股價走勢本身會提前給予一定的消化,所以短期利空影響多數并不明顯,甚至有些主力選擇在該利空出臺作為開始發力拉升的時點。
在看待限售股解禁的影響時,首先要分清是限售股的身份。一般而言,對于大非和首發大股東,解禁后立即減持的可能性較小,絕大多數情況對股價短期沒有什么影響,如果是國資背景的大股東則減持可能性更小。而對于小非小限們所持的限售股,解禁后出現一定的套現壓力是有可能的,畢竟這部分籌碼成本遠低于市價。上面所說的這兩類都要受“l個月內減持股份超1%需通過大宗交易平臺”的規定限制。
另外,對于首發限售股中的機構配售股,限售期為3個月,由于機構配售股的申購對象為基金、保資、券商等專門的二級市場投資機構,其中很多都是打新賺差價的,所以解禁之后這股拋壓是比較明確的,一般這批籌碼中有相當一部分會在解禁當日出逃,所以持有次新股的話要注意上市后滿3個月的這個時點。
對于定向增發解禁股,則要看解禁個股以及增發股東的具體情況了,有一些大資金專門通過各種渠道參與這種低風險高收益的投資,如果解禁后股票現價遠高于一年前的增發申購價,那么這類為賺差價而來、非中長期持有的資金套現是肯定的,而基金、保險、券商等機構持有的定增股份解禁后,還會考慮個股的后續成長性,如果個股依然具備持有價值則仍可能選擇中長期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