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的股本結構怎么看?對股票走勢有什么影響?
當我們點開一只股票的資料時,會發現有一項是“股本股東”,很多散戶朋友覺得這個東西好像對炒股也沒什么用,所以也不會去注意到有什么變化。實際上,我們還是可以從這些細微的變化獲得一些有用的信息的。今天希財君就來給大家談談股本股東的變化與股票走勢直接存在什么樣的辯證關系。
股東戶數增減
這一項主要反映的是持股的散戶數量的變化,因為持股比例較大的大股東戶數只占極小一部分。我們從這個數據的變化,可以看出散戶對于股票未來走勢的一個態度。如果股東戶數持續減少后趨于穩定,說明大多數散戶已經因為失去耐心而賣空持倉。如果主力的目的在于洗盤收集籌碼,那么顯然目的已經達成,未來可能會有一波拉升。
人均持股
這個數據的變化基本上是與股東戶數增減相反的,股東戶數越少,越說明籌碼在向主力手中集中,因此人均持股數量會增加。
籌碼集中度
籌碼集中度是更具體的反應主力控盤程度的一個數值,通常股東戶數越少、人均持股越高,籌碼集中度數值就越小。通常我們認為籌碼集中在12%以下時,主力控盤程度較高。
十大股東合計
十大股東是指持有公司股份比例最高的前十位大股東總計所占的比例,通常這個數值越高,也就說明在外的自由流通籌碼數量越少,越容易被主力控盤。因為大股東的持股是不能隨便賣出的,如果想賣必須申報減持的數量和日期,通過后再發出公告。有些十大股東持股占比高達80%以上,這類股票是很難大漲的。
十大流通股股東合計
十大流通股東基本上就是一些機構持倉,或是牛散持倉。個人以為十大流通股東持倉合計數據大一些較好,說明主力資金看好,不會隨便賣出。
股東結構
這一項主要是看十大股東都是什么類型的資金,大概有個人股東、法人股東、各種基金股東、國資股東等等。從主力角度來看,炒作題材股時發動國資控股的股票不容易收到監管函或是被特停;如果基金類大股東數量多且持股分散,則不容易走出強勢行情;個人股東持股數量大且集中則容易出現大規模解禁或是高比例質押。
質押比
質押比是反映公司股票被質押給證券公司或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數量,占發行總股份的比例。通常這個比例越高,遭遇質押爆倉的風險就越大,也表明了公司大股東對股票未來走勢的一種消極態度。
以上就是關于一些股本股東資料的解讀,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