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2.0》全文重點解讀:未來發展趨勢是什么?
11月11日,2020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在北京隆重開幕,本次大會上中國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清華大學教授李克強正式發布了《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2.0版)》(以下簡稱“路線圖2.0版”),其中將智能網聯汽車接下來15年的發展劃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發展期(2020~2025年)、推廣期(2026~2030年)和成熟期(2031~2035年),并對每個時期制定了階段性的發展目標和技術攻關及法規標準體系建設重點。
整體來看,“路線圖2.0版”提出部分自動駕駛(PA)和有條件自動駕駛(CA)智能網聯汽車2025年滲透率要達到50%,2030年超過70%;C-V2X 終端新車裝配率2025年達50%,2030年基本普及;高度自動駕駛汽車2025年先在特定場景和限定區域實現商業化應用,然后逐步擴大運行范圍。
李克強介紹稱,這幾年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發展非常快,智能化和網聯化的融合已經形成了國際共識,包括歐盟、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在內的多個國家紛紛出臺相關政策推進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該領域也因此涌現出了一批新的技術和新趨勢。故除了汽車行業,“路線圖2.0版”在修訂過程中還同時邀請了包括通信、電子、信息、人工智能等在內的多個領域的專家加入。
與1.0版相比,“路線圖2.0版”不僅將研判的目標從過去的2020年、2025年擴展到了2035年,還把研究的范圍進行了細化,重點關注乘用車、貨運車輛、客運車輛三類車輛在城市道路、城郊道路、高速公路和限定場景四種類型運行范圍內的產業化、市場化、商業化的時間進度。此外,“路線圖2.0版”對智能網聯汽車技術架構也做了系統的修訂。
2020~2025年:高度自動駕駛車輛開始進入市場
從技術上,建立較為完善的智能網聯汽車自主研發體系、生產配套體系、創新產業鏈體系,并掌握智能網聯汽車關鍵技術,擁有在世界排名前十的供應商企業1-2家。智能交通系統建設方面,擁有基本覆蓋大城市、高速公路的車用無線通信網絡和智能化基礎設施,北斗高精度時空服務實現全覆蓋,“人一車一路一云”系統達到初步協同。
法規標準方面,基本建成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的政策法規、技術標準、產品安全和運行監管體系框架,智能網聯汽車協同創新體系、多產業融合體系和新型生態體系初步形成。目前,在先進駕駛輔助系統、自動駕駛、汽車信息安全及網聯功能與應用等細分專業領域,國家已經啟動了 38 項國家標準的制定工作,基本形成以 DA、PA 級智能化水平和網聯化等級中的輔助信息網聯為重點的技術及應用系列標準,基本實現技術路線圖 1.0 提出的目標。
到 2025 年,實現具備部分自動駕駛(PA)和有條件自動駕駛(CA)功能的智能網聯汽車銷量占當年汽車總銷量的比例超過50%。高度自動駕駛(HA)車輛開始進入市場,屆時在高速公路、專用車道、停車場等特定場景,及園區、港口、礦區等限定區域,高度自動駕駛(HA)將實現商業化應用。C-V2X 終端新車裝配率達 50%,網聯協同感知將在高速公路,及交叉路口、匝道路口等城市道路節點和封閉園區實現成熟應用,具備網聯協同決策功能的車輛進入市場。
- 上一篇:11月泰禾集團新消息:泰禾人壽保險公司收購現新買家
-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