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加入RCEP意味著什么?RCEP對國內經濟貿易有何好處?
盡管名義上由東盟牽頭,但由于東盟10國與其他5國均有“10+1”自貿區協議,因此RCEP最大增量意義,實際上是中日首次建立直接的自貿區關系。在RCEP+CPTPP框架下,中日貿易關系或起到全球貿易穩定器作用。
周觀點:RCEP簽署,中日首次建立自貿區關系
1. 覆蓋東亞和東南亞的RCEP簽署,成為全球最重要自貿協定之一
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簽訂,形成包括東盟10國、東亞三大經濟體中日韓、澳大利亞、新西蘭在內的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之一。RCEP締約方覆蓋全球約30%的GDP和人口,橫跨東亞三大經濟體、東南亞主要國家、澳洲兩大經濟體的格局,令RCEP一舉成為全球最重要的自貿協定之一。2019年RCEP的15個締約方總人口達到23億,占世界人口總量的30%;其產出也達到全球GDP的27%。2019年RCEP其他14國分別占我國出口、進口總規模的26.7%、36.6%。
RCEP升級了既有的東盟與其他5國分別簽署的“10+1”自貿區協定并逐步統一標準。東盟10國和其他五國分別都有已經生效的“10+1”自貿區協議,RCEP的主要意義在于相當于東盟“10+1”的升級和統一標準。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曾提到,“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談判于2012年由東盟10個國家發起,最初邀請澳大利亞、中國、印度(后退出談判)、日本、韓國、新西蘭6個國家參加,目標是在與這些國家簽署的各個“10+1”自貿協定基礎上進一步完善,達成一個現代的、全面的、高質量的、互惠的新的大型自貿協定。
RCEP締約方發展階段差異巨大,談判過程相當艱辛,共經歷八年談判后終于得以簽署。由于締約方各國所處經濟發展階段差異巨大,既包括發達國家、中高收入國家,也包括一些發展階段較為初期的發展中國家,因此RCEP從2011年開始籌劃直到2020年簽署歷經漫長過程,期間經歷了多輪談判,以期逐步彌合參與方之間的巨大分歧。
協議的主要內容包括貨物貿易:關稅下調至零關稅;服務貿易;投資;技術合作;人員流動;電子商務與數據交換;中小微企業發展等。其中重點內容包括覆蓋90%的商品類別的貨物貿易關稅的下調直至零關稅、服務貿易和投資的自由化等。RCEP協議涵蓋20個章節,其中:1)貨物貿易:未來20年后零關稅商品類別達到總數的90%;2)服務貿易逐步實現國民待遇和非差別化的最惠國待遇;3)鼓勵投資開放,不對外資投資本國設置經營性要求。此外,RCEP專門設置了中小企業和經濟技術合作兩個章節,旨在幫助發展中成員加強能力建設。
- 上一篇:優衣庫悄悄漲價意味著什么?中國市場為何漲價?
-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