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中國7億多人擺脫貧困 對世界減貧貢獻率超70%
國家主席習近平22日晚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五次峰會第二階段會議。習近平強調,中國努力克服疫情影響,即將提前10年實現消除絕對貧困目標。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7億多人擺脫貧困,對世界減貧貢獻率超過70%。我們愿同各國一道,合力建設遠離貧困、共同發展的美好世界。(央視新聞)
相關新聞:
23日,國新辦舉行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情況新聞發布會,民政部副部長唐承沛指出,經過各方合力攻堅,脫貧攻堅兜底保障取得決定性成效。
發布會上,唐承沛表示,兜底保障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底線制度安排。中央高度重視脫貧攻堅兜底保障。
重點做了五方面工作:
一是加強總體設計,完善制度機制。民政部會同相關部門,連續多年出臺加強農村低保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的具體措施。健全完善農村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臨時救助等基本生活救助制度,加快推進社會救助綜合改革和法治化建設,建立健全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困難群眾監測預警機制。不斷完善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農村留守人員、殘疾人等福利保障制度,推進移風易俗,加強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社區治理。近五年來,出臺民政領域脫貧攻堅政策措施97項,打出系列政策“組合拳”,夯實兜底保障制度基礎。
二是聚焦特殊群體,有效履行兜底責任。創新完善低保政策,將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的重度殘疾人、重病患者,單獨納入低保兜底范圍,實現“應保盡保、應兜盡兜”。有些家里整戶的平均收入超過享受低保的條件,但是家里有重病人、重度殘疾人,把貧困戶中這些人單獨納入低保,實際上是低保政策的一個重要突破;全面落實救助保障政策,確保特困人員、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流浪乞討人員“應養盡養、應救盡救”;建立健全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做到“應補盡補、應助盡助”;積極落實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關愛服務政策,做到“應幫盡幫、應扶盡扶”。通過分類施策、精準幫扶,特殊困難群體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