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突破19000美元意味著什么?虛擬幣會創歷史新高嗎?
周二(11月24日),比特幣一舉突破了19000美元/枚,達到三年新高,進一步逼近歷史高位。日內比特幣延續了近期的漲勢上漲了3%,達到2017年12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較7月中旬的價格增長了一倍,本月上漲超過35%。
根據CoinDesk的數據,上周五比特幣交易價格最高達到18,965美元,比2017年12月創下的19,783美元歷史高點低約4%。比特幣的價格僅過去一個月就飆升了超過50%。
這輪反彈吸引了各類投資者的參與,從華爾街億萬富翁瓊斯(Paul Tudor Jones)和德魯肯米勒(Stanley Druckenmiller)到希望追漲殺跌的順勢交易投資者。
他們的參與又驅動了更多買盤,這類似于特斯拉等股票的走勢,投資者不斷推高這些股票,幾乎不考慮其基本面狀況。正如2017年比特幣成為一種文化現象時那樣,此輪比特幣炒作的很大一部分是通過口口相傳推動的。
上次比特幣吸引如此關注是在2017年第四季度,當時比特幣上漲了近三倍逼近2萬美元,但當時該行業還沒有做好準備。除了初創交易所,幾乎鮮有交易渠道,比特幣也沒有什么實際價值。隨后這波漲勢消退,新的投資者消失,風投枯竭,該行業陷入了一波緊縮和裁員潮。
看好該行業的人士認為,這種情況已經大有改觀。監管格局與2017年相比更加清晰便是其中之一。包括美國國稅局(Internal Revenue Service)、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在內的州和聯邦機構制定了針對加密貨幣的規定,芝商所(CME Group)、洲際交易所(Intercontinental Exchange)和富達投資(Fidelity Investments)等公司也推出了買賣加密資產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