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機為什么叫小米?雷軍回應小米品牌名字來源(2)
延伸閱讀:
截至2020年10月底,小米系(小米、順為資本、雷軍)共出手545次,投了403家公司,支撐起龐大的小米生態鏈體系。
2011年以前,雷軍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天使投資人”,出手26次,絕大多數投資集中在A輪前,主要圍繞手機應用和軟件工具。其中,拉卡拉、紅圈營銷已上市,UC瀏覽器被并購。
2012年開始,隨著小米、順為資本相繼成立,小米系開始布局生態鏈。投了字節跳動、金山云、青云科技等人工智能公司;也投出了萬魔聲學(耳機)、云麥科技(運動產品)、云米科技(互聯網家電)、紫米電子(電源)等用戶熟悉的硬件公司。
截至2017年底,小米系投了287家公司,生態鏈布局初成規模。也正是這一年,小米有品電商平臺成立,面向B端、C端用戶需求。
平臺上的產品,基本都來自小米旗下自有品牌、生態鏈品牌,以及第三方合作品牌,將小米智能手機、IoT與生活消費產品兩大業務板塊,與小米生態鏈串聯在一起。
銷售自有品牌,可以直接提升智能手機、IoT與生活消費產品營收;銷售生態鏈品牌,可以提升互聯網服務中的電商營收,同時,生態鏈公司通過銷售提升自身價值,小米由于持股又能獲取豐厚的股權收益(2020Q3,小米獲得的投資收益高達34.2億元);銷售第三方品牌,則可以提升小米有品的品牌聚合效應。
自2019年開始,小米系對外投資明顯放緩(年均投資筆數不足40筆,遠低于2015-2018年90筆的均值),但深度在增加,投資輪次也多集中在C、D輪及之后,億級投資金額屢見不鮮,說明小米生態鏈布局已經較為成熟,小米系投資開始回歸“基本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