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0m8ki"><acronym id="0m8ki"></acronym></strike>
    <button id="0m8ki"><tbody id="0m8ki"></tbody></button>
  • 機構預測2020四季度經濟增速:GDP增長數據或超6%

      浙商證券李超團隊發文稱,11月中采制造業PMI指數錄得52.1%,比上月大幅上升0.7個百分點,創年內新高,提示經濟環比復蘇力度甚至超過大力推動復工復產的3月份,PMI指數中的5大分項環比均提供正貢獻。其中,新訂單回升1.1個百分點至53.9%,生產指數回升0.8個百分點至54.7%,供需雙旺,我們認為,經濟復蘇超出預期,四季度GDP增速或達6.6%,堅定看好順周期板塊投資機會。

      來源: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

      此前報道,國家發改委原副秘書長范恒山表示,根據當前發展勢頭,特別是10月份以后經濟情況進一步好轉,估計四季度GDP增速能在5.5%左右或者以上,全年GDP增速能夠達到或超過2%。對于明年的GDP增速,國外機構預測可以達到8%以上。但是,這個8%的GDP預測增速是基于2020年的經濟增長比較低,需要看到,中國仍然面臨著比較大的經濟下行壓力。

      相關新聞:

      中國宏觀經濟論壇(2020-2021)于2020 年11月28日在北京舉行。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出席并做題為“邁向雙循環新格局的中國宏觀經濟”的報告。

      報告指出,2020年是中國宏觀經濟史上最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的暴發和防控導致中國宏觀經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回落。在黨和政府正確的領導下,中國成功取得了新冠疫情阻擊戰和經濟保衛戰的雙重勝利,再次展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和中國經濟的彈性韌性。經過嚴格的疫情管控、行政性復工復產、出臺適度的一攬子規模化宏觀刺激政策等舉措,中國經濟在世界范圍內率先實現V型反轉,開始走向穩定復蘇的軌道,為全球經濟復蘇提供了樣板。由于疫情沖擊的不對稱性以及救助政策的結構性效應,復蘇的不同步、復蘇的不穩定、復蘇的不均衡成為了2020年中國經濟復蘇的顯著特征。

      報告認為,2021年是中國經濟持續復蘇之年,是中國宏觀經濟政策常態化的一年,是兩個百年目標交匯與轉換之年,更是中國開啟十四五規劃實施戰略轉換的第一年。世界疫情的逐步消退、中國超常規政策的常態化、中國發展戰略的轉化和調整、內生新動能的逐步抬頭將成為左右2021年中國宏觀經濟運行最核心的四大力量。

      依據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模型—CMAFM模型,報告做出幾點預測:

    鄭重聲明:用戶在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與股民學堂立場無關,所發表內容來源為用戶整理發布,本站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汝州市| 芮城县| 德阳市| 湖南省| 克东县| 邹平县| 福贡县| 成武县| 兰坪| 凭祥市| 栖霞市| 鹤岗市| 栖霞市| 昂仁县| 南皮县| 漳平市| 衡阳县| 江安县| 南和县| 济南市| 武冈市| 龙川县| 湘乡市| 饶河县| 平定县| 平果县| 贡嘎县| 松原市| 贵州省| 沂水县| 裕民县| 苏尼特右旗| 临西县| 股票| 米林县| 麟游县| 益阳市| 章丘市| 嘉义市| 湖北省| 毕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