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經濟”升溫!拉尼娜帶來60年來最冷冬天?供暖季到來,冷冬預期讓供暖產品賣爆,最受益的股票名單
今年冬天的溫度相較往年偏低,“冷凍”下不論南北人們的取暖需求高漲,供暖季開啟對A股有哪些影響,證券時報·數據寶系統梳理了供熱產業。
進入12月,全國的集中供暖區域已經基本上全部實現了暖氣供應。從時間上來看,大部分地區的供暖持續4個月,從11月中旬到次年的3月中旬;個別地區如東北、西北部分城市因為低溫持續時間長從而會有較長的供暖時間。
拉尼娜現象帶來的“冷冬”預期將推動今冬旺季需求高增長。世界氣象組織預計,今年的拉尼娜現象強度為中等到強,并將持續至明年,影響世界諸多地區的溫度、降水,拉尼娜現象可能會導致各地冬季氣溫偏低,“2020將現極寒天氣”、“今年將迎60年來最寒冷冬天”等熱搜也頻繁出現在社交網絡上。
每年的供暖季,都是清潔供熱提供商、天然氣、取暖小電器等能源、供暖設備等上市公司的業績高速增長期,數據寶系統梳理相關產業鏈情況,以饗讀者。
全國供暖面積持續增長,并有望擴散到南方
供暖收費屬于政府定價,供暖業務區域,目前政府采用行政許可的方式進行授權經營。供暖面積的穩定增長將成為提高供暖業務收入的第一驅動因素。
我國城鎮化的高速推進使得北方城鎮建筑面積不斷增長,北方城鎮集中供熱面積亦隨之快速增長。集中供熱是我國北方區域冬季采暖的主要方式。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年鑒披露的數據,2010年全國經營性集中供熱面積為43.57億平方米,到2019年達到92.51億平方米,9年間翻了一倍多。
從集中供熱總量來看,2017年,中國城市集中供熱蒸汽供熱總量為4.51億吉焦,同比增長8.67%,熱水供熱總量達33.57億吉焦,同比增長5.52%。
整體來看,供熱行業問題雖然比較多,但發展的潛力還是非常大。中國城鎮供熱協會副秘書長牛小化曾表示,城鎮供熱采暖面積2030年能到200億平方米,一平米是100塊投資,這個投資強度非常高。
此外,北方農村的清潔供熱也是一個非常大的潛在需求。2016年年底,中央財經工作上的小組會提出推進北方地區清潔取暖工作是六件事關民生的大事之一。2017年9月份四部委出臺了推進北方清潔供熱的指導意見,把推進北方清潔供熱直接提到國家戰略部署的高度。
長江中下游流域冬季濕冷,供暖訴求強烈,有望成為新增供暖市場擴容。我國長江中下游流域地區每年12月至次年3月處于冬季。我國上海、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四川等南方地區冬季室溫遠低于北方城市集中供熱時的室內溫度(16℃至18℃)。由于人們對于生活質量的要求提高,南方供暖需求仍呈不斷上升階段,潛力十分巨大。不同于北方地區,從經濟性、環保性和節能性三方面考慮來看,南方更適合分散取暖。
供熱產業鏈
將供熱行業按照產業鏈上下游簡單劃分,可以劃分為上游能源供應、熱力生產、熱力供應、下游的消費者等環節,其中前三者是供熱產業的主要組成部分。
一、熱力生產、熱力供應
相對來說,熱力生產、熱力供應是產業鏈中的核心關節,也可以被稱為狹義的供熱行業。
從熱力生產方式來看,我國北方大部分城市集中供熱的熱源形成了以鍋爐房、熱電聯產為主,其它熱源方式為補充的格局,鍋爐房又可以進一步分為集中鍋爐、分散鍋爐。
熱力供應則主要是指供熱管網的建設、具體供熱保障等。供熱是一項系統工程,一般由熱源、一級管網、換熱站、二級管網和用戶用熱設施組成。
二、上游能源供應
我國集中供熱所用能源仍以煤炭為主,只有北京、上海、烏魯木齊等少數城市使用天然氣等其它能源用于替代煤炭作為供熱燃料。供熱能源占供熱成本比例的一半左右,煤炭、天然氣等能源價格的波動對供熱企業的成本有顯著影響。
除了煤炭、天然氣之外,供熱系統的能源供應還包括地熱、石油、太陽能(行情000591,診股)、風能、生物質能甚至核能等。
三、消費者
供熱行業的消費者具有明顯的南北差異,北方的用戶全面覆蓋了民用、工業、建筑消費等;南方的用戶基本上為工業、建筑消費,但近年來也出現了一定的民用消費。
清潔供熱是大勢所趨
安全、舒適、綠色、低碳、智能等應成為供熱的發展方向,目前來說,安全、舒適已經部分或全部實現,清潔(綠色、低碳)供熱是當下供熱產業轉型的一個大方向,智能供熱則是一個更遠大的目標。
鍋爐房、熱電廠主要的原料就是煤炭,我國70%以上的煤炭都用在了發電和鍋爐房上。煤炭燃燒會產生大量的煙塵污染,分散燃煤供暖是冬季北方霧霾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這也是近些年治理“散煤取暖”的最大原因,清潔供熱是大勢所趨,清潔燃煤集中供暖是取代分散式小鍋爐、取代低質煤炭的有效手段。
中美之間家庭能源消費結構的差異,也能看出未來供暖能源結構變化的趨勢。中美緯度相近,供暖需求相似,然而中國燃煤為主、美國清潔能源為主。中國燃煤供暖面積占總量83%;美國家庭能源消費中天然氣、電力分別占43%、42%,美國清潔供暖主要依靠天然氣、電力,電力中天然氣發電是第一大來源。
由此可見,能源清潔化也將是我國未來供熱產業發展的重點任務。今年印發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指出:推進清潔取暖散煤替代工程。堅持“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宜煤則煤、宜熱則熱”,按照“以氣定改、以供定需、先立后破”的原則,集中資源大力推進散煤治理。
行業格局
從區域分布來看,城市供熱行業的發展區域主要集中在北方傳統采暖地區,主要是嚴寒地區和寒冷地區,包括東北、西北、內蒙古、河北、山西、北京、天津、山東北部、河南北部等。這些地區城市建筑面積總量近90多億平方米,城市供熱行業需求強勁,行業規模較大,發展速度快,但市場集中度較低,存在較大的整合空間。
在南方地區,供熱需求多來自于工業用戶的發展,比如工廠、公共建筑等,居民端需求在逐漸起步。這些地區因為客戶、經濟等各方面因素,市場化程度較高,供熱企業效益較好,利潤水平較高。
供熱行業屬于關乎民生的基礎性行業,供熱節能服務商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需要經過較長時間的實際運行檢驗,才能獲得客戶的最終認可。因此供熱企業,尤其是熱力生產、熱力供應的企業原多為區域性國企,近年來民企參與度在逐步提升。
產業鏈中,除消費者環節外,熱力生產/供應、上游能源供應都是供熱行業主要的參與企業。
1、熱力生產、熱力供應
數據寶粗略梳理了A股中主營包括熱力生產/供應的上市公司,共有聯美控股(行情600167,診股)、東方能源(行情000958,診股)等7家,主要市場分布在東北、華北等集中供熱區域,此外聯美控股等部分公司正在開拓南方的工業供熱市場。
從市值來看,大唐發電(行情601991,診股)主要業務為發電和售電,同時提供包括供熱和設備在內全面的能源業務。從單獨的供暖供熱業務來看,聯美控股作為專業的清潔供暖企業,領跑行業。從提供服務的競爭力方面來看,聯美控股由于自身的優秀管理能力、資源優勢和業務所在區域優勢,毛利率較高,市場競爭力獨步供暖行業。
2、上游能源供應
從目前供暖供熱行業的能源供應來看,煤炭無疑是最大的來源。中國燃煤供暖面積占總量83%,其余的來自于天然氣等其他能源,故影響最大的上游能源是煤炭。
開源證券表示,受冷空氣降溫影響,同時水電逐步退出,電廠煤炭日耗在供暖需求推動下或持續增長,相較于下游需求增長,產地供給仍然偏緊。四季度各類煤價均走出上行趨勢,煤企業績改善預期增強,結合近期市場順周期風格凸顯,持續看好煤炭股行情。
高分紅及高股息率受益標的:中國神華(行情601088,診股)、陜西煤業(行情601225,診股)、平煤股份(行情601666,診股)、盤江股份(行情600395,診股);高彈性受益標的:兗州煤業(行情600188,診股)、神火股份(行情000933,診股)、淮北礦業(行情600985,診股);國企改革受益標的:潞安環能(行情601699,診股)、西山煤電(行情000983,診股)、山煤國際(行情600546,診股)等。
在天然氣方面,相關個股有深圳燃氣(行情601139,診股)、新天然氣(行情603393,診股)等。
供暖設備、小家電暢銷
據氣象部門預測,馬上將迎來北方本輪雨雪最強的時段,從西北地區東部到華北西部降雪范圍明顯擴大,夜間將波及華北南部,預計3日起中東部多地氣溫還將再創下半年以來的新低。
受冷空氣影響,不僅僅是北方,我國南方多地氣溫驟降,人們對“電熱器、暖氣片、壁掛爐”這些冬日取暖設備的需求不斷增長。以往冬季,南方地區人們習慣于在濕冷環境下過冬,極少采購取暖設備。隨著收入提高,設備成本下降,目前正被越來越多的南方居民接納。
央視財經報道,幾年以前,在江南地區一套120平米的住宅安裝地暖的費用大約在3到5萬元,如今只需要1到2萬元。價格的降低,讓越來越多的家庭消費得起。還有一部分人家因為早年裝修房子的時候沒有安裝地暖,現在就選擇明裝暖氣片來改善采暖環境。
業內人士表示,長江中下游區域,目前住宅采暖比例不足5%,需求潛力巨大。按照目前的增長趨勢,分戶式家用采暖設備將是一個每年100億元以上的大市場。據媒體報道,進入11月以來,暖氣片在南方城市的銷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00%,取暖小家電品類整體營業額同比增幅達到200%,推高取暖設備銷量的國內客戶主要來自長江沿線城市,以江浙滬、安徽、湖南、湖北、重慶、四川等地居多。。
在南方,常見的取暖設備有帶制熱功能的空調、電熱毯、電暖器、暖風機、壁掛爐等??照{方面,上市公司有美的集團(行情000333,診股)、格力電器(行情000651,診股)、海爾智家(行情600690,診股)等;熱水器方面,有日出東方(行情603366,診股)、小熊電器(行情002959,診股)、萬和電氣(行情002543,診股)、聯創股份(行情300343,診股)、惠而浦(行情600983,診股)等個股。
機構看好這些供暖概念股
華泰證券(行情601688,診股)表示,冷冬提振發電供熱需求,關注城市燃氣和供熱的投資機會。多地明顯降溫并提前開始供暖供熱準備工作,國家氣象局預計今冬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概率較大,從歷史數據來看,體感溫度下降或將導致熱力/電力需求較快增長。
在熱力生產/供應板塊,聯美控股更受機構青睞,共15家機構給予公司買入或增持的評級,大幅領先第二名的2家機構。機構給出的一致預測上漲空間,聯美控股、京能電力(行情600578,診股)的上漲潛力都超過30%。
資金面上,外資持股的5只概念股中,聯美控股、東方能源獲北上資金年內加倉的幅度最大,都超過了200%。從盈利能力、市場表現來看,7只概念股僅2只能保持同時正增長,分別是聯美控股、京能電力。前三季度,聯美控股、京能電力的凈利潤增幅分別為26.31%、14.89%。
從業務的關聯度、業績表現、資金加持來說,聯美控股屬于供暖行業的龍頭,尤其是其毛利率大幅領先其他企業,市場競爭力非常強。與行業其他公司相比,聯美控股技術和管理能力突出,除了在煤炭等資源供應上有成本優勢外,其市場主要分布在沈陽最發達的幾個區,設備管網新、用戶樓層保溫性能好,使得公司供暖運行和維修維護成本支出低于其他公司。同時聯美控股也在積極布局沈陽以外的北方清潔供暖市場,加大南方供暖市場的探索力度,具有良好的成長性。
能源股、家電股雖然屬于供暖概念,但其市場表現與自身周期性、國民經濟增長關聯更大,不作具體展開,投資者可關注其中市值較小的概念股。
- 上一篇:什么是大盤指數?炒股看哪個指數更靠譜?
- 下一篇:股票交易規則是什么?股票交易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