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森生物董事長李云春簡歷:不可以質疑人品言論被熱議(2)
2001年1月,沃森生物注冊成立,不久便和云大科技合作進軍疫苗行業,在這中間,沃森主要擔任“研發中心”的角色,李云春也進入云大科技并負責銷售業務。
在當年,云大科技大連漢信生產基地1-8月的銷售額為400萬,應收賬款為200-300萬,李云春接手銷售后,直到12月,其新增銷售1200萬,利潤為300萬,“我打開了主流市場。”他說道。
沃森成立初期,因為資金問題,陳爾佳還曾借過高利貸,“我親自去的,借了50萬。”而在與云大科技合作的期間,沃森也逐漸建立起來,直到雙方合作結束,沃森出資200萬回購了云大科技持有的45%股份。
“自己生產疫苗,產業化。”是沃森團隊的夢想,于是李云春開始尋求與政府的合作,貸款建廠。在與昆明政府尋求合作失敗后,通過玉溪政府的牽線搭橋,沃森與玉溪地產達成投資合作,玉溪地產最終以1000萬受讓沃森20%的股份。
“其實當時他看中的也不是我們,而是玉溪政府給的那塊地。”在與玉溪政府達成招商協議后,當地政府以約10萬/畝的價格賣給沃森128畝地,但當時的沃森連1300萬也無力支付,因此政府便先辦理了轉讓手續,由沃森拿地到銀行進行抵押,獲得5000萬貸款再支付給玉溪政府。
沃森是一家沒有實際控制人的公司。在李云春的觀念中,大家一起創業,股權應該讓大家共有。
2010年11月12日,沃森生物登陸創業板,上市當天股價高達158元,收盤價136.35元,創下了當時“創業板最貴股票”紀錄。李云春當即寫了幾句詩發送給自己的朋友:“高處不勝寒,埋頭迎挑戰。”
從沃森2010年上市至今,李云春從高達20%的持股比例一路減持,截止今年3季報,李云春的持股僅剩3.13%,套現高達幾十億。在今年的10月份發布的《2020胡潤百富榜》上,李云春以52億元財富,排名1103位。
時代財經查詢發現,目前沃森的第一大股東為云南工投集團,持股比例為4.97%。云南工投集團參股沃森的動作可追溯到2016年9月,當時其以約12.4億元受讓玉溪地產以及李云春、劉俊輝等三位自然人股東近1.23億股股份(占總股本8%),成為沃森生物第一大股東。3位自然人股東合計套現近8億元,其中董事長李云春套現4.07億元,退居第二大股東,劉俊輝套現3.47億元退居第三大股東。
2017年初,工投集團通過二級市場以10.18元/股的均價增持沃森生物100萬股,并分別在同年7月和9月,工投集團再次以大宗交易方式受讓李云春、劉俊輝等人3556萬股和2594萬股,合計7.9億元,李云春再次套現3.58億。
隨后,2018年12月,李云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2704.71萬股,套現約4.8億元;2019年1月,李云春再次減持沃森股份1028萬股,因未按規披露,遭深交所下發監管函。據外匯天眼計算,從2018年底至2019年3月,李云春共計4次減持累計套現超過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