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面臨巨大供應鏈風險:為什么會缺芯片?
【中汽協(xié)會正面回應芯片短缺及其對汽車產業(yè)的影響】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副秘書長兼行業(yè)發(fā)展部部長李邵華坦言,可以肯定的是,此次媒體集中報道的芯片供應短缺問題是真實存在的,但并沒有部分媒體報道的那么嚴重。多重因素的疊加影響,導致芯片供需矛盾在這一時間段集中顯現(xiàn)。由于芯片供應短缺,部分企業(yè)的生產可能在明年第一季度受到較大影響。不過,就明年全年而言,芯片短缺的影響將不會太大,目前尚難以做出定量估計。(汽車縱橫)
相關閱讀:
疫情影響下,全球芯片供應商迎來短缺潮,汽車行業(yè)也受到波及,12月6日周日,央視財經的報道提到,大眾中國已經因為關鍵零部件芯片短缺而面臨生產中斷的風險。
長城證券汽車行業(yè)首席分析師孫志東在接受央視采訪時稱,目前主要是博世和大陸的ESP芯片比較緊缺,但主要采用日本電裝芯片的豐田和本田,目前還沒有聽說類似的情況。
據(jù)央視和其他媒體報道,在此次芯片短缺中,德系車企受影響最大。
華夏時報援引部分行業(yè)自媒體的信源稱,受到芯片供應不足的影響,南北大眾開始停產。其中,一汽-大眾自12月初起已經進入停產狀態(tài),而上汽大眾于12月4日開始停產。
大眾中國方面表示,新冠疫情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影響到了一些特定汽車電子元件的芯片供應。而中國市場的全面復蘇也進一步推動了需求增長,使得情況更加嚴峻,導致一些汽車生產面臨中斷的風險。大眾集團(中國)正在密切關注事態(tài)發(fā)展,也已經和總部、相關供應商展開協(xié)調工作,積極采取應對措施。目前,相關車輛的客戶交付沒有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