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芯片漲價是利好嗎?對哪些概念股有較大影響?
近日,多家媒體開始報道車用芯片的缺貨問題,對于有一定炒股經驗的人來說,第一反應肯定是芯片要漲價了,趕緊買芯片概念股。但是,炒股真的有這么簡單嗎,這種滿天飛的公開消息大家都知道啊,這就變成了一個擊鼓傳花的有戲,先買的人賺錢,后買的人接盤。從盤面走勢來看也的確如此,聰明資金先進場埋伏,散戶看到消息后追高,然后先手資金出貨,股價高開低走。類似的題材炒作內在邏輯如何分析呢,下面希財君給大家分析一下。
汽車芯片為什么缺貨
1. 從中美貿易戰以來,先后出現了中興通訊被制裁,光刻機禁售、華為被打壓等等一系列事件,國產芯片被迫自力更生,但與國外先進技術相比仍有較大代差,主要還是依賴國外進口。本次缺貨的車用芯片,90%前端和80%的的后端需要進口。
2. 此前國內市場芯片需求主要集中在手機、電腦等方面,國外供應商產能布局也側重于此,對汽車市場估計偏保守,在今年新冠疫情爆發后,原材料漲價、產能受限、開工率不足等原因導致車用芯片進一步供應緊張。
3. 5G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消費電子等行業搶占了車用芯片的產能,而汽車電動化、智能化增加的對芯片的需求,再加上寶馬、大眾等傳統汽車巨頭紛紛布局新能源汽車,使得車用芯片的供應更加緊張。
缺貨的程度如何
據中汽協負責人介紹,芯片供應的確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短缺問題,但并沒有媒體報道的那么嚴重,部分企業的生產可能在2021年第一季度受到較大影響,短期內芯片漲價不可避免,但隨著時間推移,芯片供需失衡的問題會逐漸緩解,全年來看不會有太大影響。而且各汽車生產企業已在合理安排生產節奏,調整備貨周期,增加供應商選擇,應該能減輕不利影響。一汽大眾、比亞迪、蔚來等多家車企表示,未受到芯片短缺影響。
哪些企業受益
2019年全球排名前五的汽車半導體廠商分別為英飛凌、恩智浦、瑞薩電子、德州儀器和意法半導體,受疫情影響,上游元器件供應不足,產能受限因此開始漲價。因此,汽車芯片制造的上游和中游企業是受益的,比如半導體硅片、晶圓制造、芯片制造、封測等行業中有自主能力的企業。相關公司有比亞迪、韋爾股份、聞泰科技、斯達半導、三安光電、兆易創新、全志科技、長電科技等等。
哪些企業利空
對于車用芯片的下游行業來說應該是利空,比如采購芯片來設計、制造汽車電子設備的企業,芯片漲價意味著成本上升、產能受限。另外對芯片需求的關聯行業來說也有一定影響,比如車用PCB行業可能會受芯片短缺影響而減小需求。相關公司有伯特利、華陽集團、四維圖新、均勝電子、深南電路、滬電股份等。
總的來說,就是圍繞汽車芯片產業鏈的上、中、下游的供需關系和受影響的程度來分析。至于對相關概念股的炒作,還是要圍繞估值高低和成長性來分析,不要被短期消息影響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