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芯片短缺波及汽車業 車企缺芯片背后什么原因?(2)
華夏時報援引部分行業自媒體的信源稱,受到芯片供應不足的影響,南北大眾開始停產。其中,一汽-大眾自12月初起已經進入停產狀態,而上汽大眾于12月4日開始停產。
大眾中國方面表示,新冠疫情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影響到了一些特定汽車電子元件的芯片供應。而中國市場的全面復蘇也進一步推動了需求增長,使得情況更加嚴峻,導致一些汽車生產面臨中斷的風險。大眾集團(中國)正在密切關注事態發展,也已經和總部、相關供應商展開協調工作,積極采取應對措施。目前,相關車輛的客戶交付沒有受到影響。
一汽-大眾相關負責人表示,電子元件芯片確實供應數量出點問題,但沒有部分媒體說的那么嚴重,目前大眾中國方面統一在協調供應商的資源,目前沒有影響到正常的交付。
除南北大眾外,其它合資品牌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華夏時報援引某接近廣汽本田知情人士的話說:
目前廣汽本田因為芯片供應不足導致部分車型生產受限。
華西證券認為,當前芯片產能不足引發的整車廠生產承壓,其原因分三個層次:
車企對全年車市景氣度回升的估計不足,導致需提早半年至一年做產能規劃的晶圓芯片上游企業無法及時調整增加產能,這是直接原因。
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的發展使整車對主控芯片及功率半導體的需求快速增長,同時消費電子、工業、通信等其他領域也伴隨5G的應用普及,不斷向智能化發展,也產生了大量對相關芯片的需求,擠占了車規芯片的產能空間。
國內企業還需要逐漸進入并掌握芯片晶圓供應鏈關鍵環節,以增加全球芯片晶圓產能分配時的話語權,匹配國內市場快速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