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酒七分藏 時間流逝中感受“夢之藍M6+”的醇厚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經過春夏秋三個季節的勞作,代表休養生息的冬季來臨了。
進入冬季,萬物蟄伏,生機潛藏,以待來春,這是順應天道,遵循自然規律的選擇。中國人在釀酒時也遵循自然規律,講究天釀美酒,道法自然,尤其對酒的儲藏十分講究。俗話說,白酒“三分釀,七分藏”,一瓶好酒不僅在于產地、釀造,更需要接受時光的洗禮,磨去火氣與浮躁。
自從去年11月上市至今,洋河的“夢之藍M6+”以醇厚的口感征服了不少消費者,“夢之藍M6+”在品質升級上,增加了更多中段老酒,因為“陳酒”更多,酒體的厚重感增加,綿厚度增加,所以入口即化,回甜和回香豐富,喝起來更加醇厚,更有層次感。
可以說,“夢之藍M6+”醇厚的奧秘很大一部分在這老酒中,而老酒的精髓則在于“藏”。酒是有生命的,新釀的原酒就像嬰兒,性格極不穩定,到了青少年又桀驁不馴,有著沖性,不夠圓潤,儲存的過程就是它自我蛻變和升華的過程。它們必須要經歷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才會越來越包容,越老越綿柔。
洋河酒一直被稱為酒中“楚留香”,因為酒體經歲月儲存,恒久留香。每年,洋河都會舉行莊重的封藏儀式開啟老酒存貯。剛釀出來的新酒,必須由封壇師傅親自動手采用古法封壇,方可入陶壇庫緩慢窖藏。時間給了人們創造奇跡的機會,也賦予了白酒無窮的魅力,老酒被時光層層堆疊,在“變化”中慢慢成長、成熟、圓潤、柔和,亦將歲月凝聚為久久難忘的醇厚芬芳。
儲酒是慢功夫,選擇什么容器更是大有講究。洋河的高品質原酒,都是選擇專門從宜興定制的陶壇來存儲。陶壇儲酒是中國釀酒人歷經千年的智慧結晶,陶為“水火既濟而土合”,酒乃“水之形,火之性,蘊含五行之精華”,歷經千年實踐與傳承,陶壇成為儲藏白酒的最佳容器。
洋河酒文化旅游景區的講解員介紹,白酒成熟的過程中,需要像人一樣正常的呼吸,陶壇透氣性好、穩定性高、不透光、導熱慢的優勢,為酒陳化老熟提供非常好的環境。此外,陶壇中富含鐵、鈣、銅、鎂、錳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金屬離子,能夠加速原酒反應,起到催化老熟的積極作用。但陶壇儲酒也有痛點,用這些“會呼吸的陶壇”儲酒,每年會有高達千分之二的揮發損耗,不過洋河人笑稱這是“天使的分享”,為了確保酒體的自然老熟締合達到最綿柔的口感,他們依然堅持用最好、最高品質的陶壇儲酒。
進入洋河的陶壇庫,陶壇紅綢封頂,列隊齊整,場面恢宏,頗有“酒界兵馬俑”的氣勢。美酒在壇中醇化老熟,碰撞出綿密口感。忽然,一陣悠揚的音樂飄來,講解員解釋,“很多動物到了冬天都有冬眠的習慣,酒也有惰性,因此冬季會播放比較豐滿和強勁一點的音樂,來提升原酒的活力。夏季則放一些清晰明快節奏舒緩輕柔的音樂,讓酒綿柔起來。春秋二季,則播放厚實豐富感強一點的音樂,讓酒體的舒適感更高。”
如果說陶壇庫讓我們徜徉于美酒的時間美境,那“天下第一壇”則讓人感受到了洋河氣勢磅礴的恢弘規模。今年9月,洋河“天下第一壇”落成,它位于陶壇儲酒核心區,壇高9.5米,儲存綿柔原酒100000升,是世界單體儲酒規模最大的陶壇,在它的背后,是洋河9萬噸的陶壇庫。“天下第一壇”融匯古今,已成為酒都宿遷不可替代的文化坐標,它的傲立,更是洋河對品質、對匠心的執著堅守。目前,洋河的儲酒規模達百萬噸,己儲存有70萬噸不同時期、不同年份的原酒。龐大儲酒的規模,是洋河不間斷生產好酒的雄厚資產,也為洋河持續生產高品質白酒提供了強力保障。
時間從來不說話,卻悄悄把價值都藏在酒里。陶壇慢慢積淀成時光的厚度和重量,讓洋河酒倍增綿柔,隨時光流轉,于味蕾間留下美好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