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價格為什么下降這么厲害?2021年肉價市場或進入下行周期
數據顯示,2020年11月,食品價格分項同比下降2.0%,漲幅比上月回落4.2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同比下降12.5%,降幅較上月擴大近10個百分點,影響CPI同比下降約0.60%,是拖累CPI轉負的關鍵因素。
2020年7 月下旬以來,隨著生豬存欄量逐月轉正、出欄量逐步回升,豬肉價格止步上行,標志著本輪豬周期正式進入下行階段。 目前,CPI中豬肉分項環比增速連續3個月處于負區間,同比增速連續兩個月處于負增長,且降幅逐月擴大。
從歷史經驗看,一輪豬周期的持續時間在4 年左右,本輪豬周期始于2018年5月,受非洲豬瘟影響豬肉供給快速收縮,我國22省市的平均豬肉價格從2018年5月的15元/公斤飆升至2019年10月的56元/公斤,隨后進入高位盤整,2020年7月后進入下行周期。
若以7月作為此輪豬周期的拐點,根據歷史經驗,預計至少在明年全年,豬肉價格大概率都會處于下行周期之中,從而給CPI同比增速帶來較大的下行壓力。
未來展望
鑒于豬肉價格對我國CPI的重大影響,36氪二級市場分析師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國CPI同比增速大概率仍將面臨負增長趨勢。
但目前這種負增長并不是典型的通縮(背后并沒有經濟的全面衰退和信貸供應量的收緊),而僅是一種由豬肉價格周期變動引發的暫時現象。如果以核心通脹作為衡量指標,那么疫情以來,我國通脹基本保持穩定,漲幅已連續5個月維持在0.5%的水平。
鄭重聲明:用戶在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與股民學堂立場無關,所發表內容來源為用戶整理發布,本站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