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0m8ki"><acronym id="0m8ki"></acronym></strike>
    <button id="0m8ki"><tbody id="0m8ki"></tbody></button>
  • 內蒙古中西部發現特大型地熱田 地熱產業發展再引關注

      據中新網報道,內蒙古自治區自然資源廳日前公布消息說,近期自治區地熱資源勘查取得重大成果,其中內蒙古中西部地區發現我國少有的特大型地熱田。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新區白堊系地層中,成功打出出水溫度達62攝氏度、日涌水量4030立方米、水頭高度110米的地熱井,單井可穩定供暖22萬平方米,地熱資源分布面積近360平方公里。在呼包平原、西遼河平原、臨河盆地、鄂爾多斯盆地及二連盆地群等地區成功成井73眼,發現了豐富的地熱資源。

      延伸閱讀:

      12月9日~10日,以“科技促發展、創新拓空間”為主題的2020中國地熱(溫泉)產業發展交流大會在京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多吉、國務院參事張洪濤出席會議并作專題報告。會上,自然資源部地質勘查管理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自然資源部將重點開展4個方面工作,推動地熱產業發展。

      一是摸清資源家底,開展大比例尺地熱資源調查評價,進一步提高工作精度和覆蓋面,注重對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的可行性、適宜性及開發利用總量進行總體評價,以地熱田為單元確定地熱資源開采上限。二是科學合理編制規劃,在全國礦產資源規劃中明確勘查開發和保護的總體要求和政策導向,在省、市、縣級礦產資源規劃中細化地熱資源勘查開發重點區域,堅持“以熱定采、以灌定采、采灌均衡、水熱均衡”,明確開采總量、規模準入和監管措施,合理引導資源配置,推動地熱資源高效、循環和綜合利用。三是做好礦業權出讓登記,積極推進地熱資源“凈礦”出讓,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協調聯動,簡化辦事程序,提高辦事效率,優化營商環境。四是完善技術支撐體系,包括推動傳統地熱開采理論與有關技術的進步與突破,提升碳酸鹽巖熱儲強化增產技術、突破砂巖熱儲回灌技術,加強中深層井下換熱技術、工藝及其適用條件的綜合研究,進一步健全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標準體系。

      會議提出,盡管我國地熱利用取得了巨大成績,地熱年利用率、直接利用量、淺層地熱能供暖面積等指標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一,但離國家能源“十三五”規劃確定的地熱利用目標仍有較大差距。今后,在改善我國能源結構、實現2060年碳中和目標國際承諾過程中,地熱的作用將進一步凸顯,政府將對地熱產業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鄭重聲明:用戶在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與股民學堂立場無關,所發表內容來源為用戶整理發布,本站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邯郸县| 肃北| 邳州市| 夹江县| 正宁县| 罗田县| 石渠县| 丘北县| 江都市| 绥德县| 洛阳市| 佳木斯市| 鄂尔多斯市| 河池市| 扬中市| 樟树市| 新乡县| 屯门区| 沁水县| 南漳县| 怀远县| 竹北市| 肇源县| 永春县| 东兴市| 云梦县| 沁水县| 达尔| 吴川市| 灌南县| 区。| 永春县| 平邑县| 通州区| 金乡县| 佛冈县| 元谋县| 江门市| 开化县| 太原市| 松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