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行業:百舸爭流今勝昔 電動未來新起點
新能源車:海內外銷量共振,2021年供給端引領發展
2020年前三季度私人消費占比達7成,特斯拉、新勢力、比亞迪(行情002594,診股)等高產品力車型的熱銷表明供給端的變化開始引領行業發展。
1.國內:合資車企電動平臺車型落地,自主品牌以電動智能標簽向上突破,2021年雙積分政策正式施行將托底行業增長。預計國內新能源車2020年銷量130萬輛,2021年173萬輛,同比增長33%。
2.海外:歐洲碳排放嚴格,經濟復蘇背景下延長補貼、加大優惠,車企大量新車型上市豐富產品端,預計歐洲2020年銷量112萬輛,2021年達到178萬輛,同比增長59%。美國市場政策有望回暖,實現銷量抬升。2021年全球銷量共振,開啟一輪新能源汽車快速滲透的成長周期。
中游/鋰電:電池看格局邊際變化,材料看供需及價格趨勢
電池:龍頭集中趨勢不改,“一超多強”難以撼動,龍頭憑借規模生產、技術研發等優勢綁定車企,多維領先,持續享受溢價。中外二線玩家不斷進入領先車企供應鏈,搶占中后段份額。
正極:鐵鋰回潮與高鎳趨勢共舞,乘用車鐵鋰滲透率回升,鐵鋰正極價格企穩,頭部企業有望迎來盈利改善,實現快速增長。高鎳趨勢確定,全球滲透率持續向上,供應格局相對較好。
負極:本土企業配套海外電池龍頭,一體化經營與原料端價格企穩盈利改善逐步兌現。
電解液:六氟磷酸鋰價格持續上漲,2021年供應端缺口剛性,價格向上趨勢或持續。電解液價格跟隨回升,企業盈利情況有望改善,龍頭企業放大規模優勢,受益于景氣周期。
隔膜:濕法隔膜是市場主流產品,龍頭企業規模和成本優勢顯著,供應海外龍頭,加快出口替代。
上游鋰鹽:碳酸鋰價格企穩回暖,氫氧化鋰持續品質溢價
預計2020年全球碳酸鋰供給約為41萬噸,至2025年供給回升至77萬噸。考慮到海外和國內鹽湖擴產緩慢,海外鋰精礦將在2022年后釋放產能,2020年全球碳酸鋰供給將出現首次同比下降。氫氧化鋰受益三元高鎳趨勢,精細化工模式持續獲得品質溢價。
投資建議: 1)全球鋰電龍頭持續溢價及二線玩家客戶突破,關注寧德時代(行情300750,診股)、億緯鋰能(行情300014,診股)、國軒高科(行情002074,診股)、孚能科技(行情688567,診股)、欣旺達(行情300207,診股)。2)關注供需變化及產品價格趨勢性企穩回升帶來的盈利改善:正極環節,德方納米(行情300769,診股)、容百科技(行情688005,診股);負極,關注璞泰來(行情603659,診股),中科電氣(行情300035,診股);電解液(六氟磷酸鋰)環節,新宙邦(行情300037,診股)、天賜材料(行情002709,診股);隔膜:恩捷股份(行情002812,診股)、星源材質(行情300568,診股);鋰鹽:盛新鋰能(行情002240,診股)、贛鋒鋰業(行情002460,診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