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接近盈利到燒錢補貼 攪局者鏖戰社區團購
2020年,變動最大的賽道無疑是社區團購。
降溫的趨勢已然顯現。
12月17日,時代周報記者先后向多家經營有社區團購的平臺方發去采訪問題,均未獲得回復,個別品牌相關負責人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關于社區團購的問題比較“敏感”,不方便回答。
12月9日,南京市場監管局公眾號發布《電商“菜品社區團購”合規經營告知書》,要求經營社區團購的平臺不得以低價傾銷等方式,排擠競爭對手獨占市場,擾亂正常經營秩序。
12月11日,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文章表示,“別只惦記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
就連供應商也紛紛表態。
12月開始,由于對社區團購平臺低價傾銷產品的不滿,可口可樂、金龍魚(行情300999,診股)、香飄飄(行情603711,診股)、衛龍等品牌先后發表聲明稱,將加強管控,“影響惡劣者,將被取消經銷權。”
轉變不僅發生在輿論風向上。
在經營層面,今年上半年部分社區團購一度接近盈利,隨后又因燒錢補貼而走向另一競爭局面。
從年初爆紅、巨頭不斷入場、接連開城,再到輿論關注、地方監管出手,社區團購在今年坐上了過山車。
補貼占領市場
“社區團購是由平臺解決供應鏈,采用二級代理制度,以小區業主等作為團長,面向小區居民,通過拼團的方式,以更低的價格,為居民提供產品的一種社區社交新穎的商業模式,而團長則可以從中得到抽傭。”早在2020年2月,CIC灼識咨詢執行董事馮彥嬌便向時代周報總結了社區團購的概念。
與叮咚買菜、每日優鮮這類主打即時送達的生鮮電商相比,社區團購大多主打次日達,不僅銷售生鮮,理論上銷售各類社區居民需要的高頻次商品。
馮彥嬌表示,早期,大部分社區團購平臺采取輕資產模式,本身不控貨,這種運營模式能夠最大程度減小平臺的資金及庫存壓力。
此外,社區團購平臺以團長為核心統計社群內消費者的需求,以銷定采、次日配送,不需要將商品配送到消費者家門口,取而代之地是將商品配送至團長處,由團長負責分發。
這類統一采購、統一配送的模式可以有效降低單件商品的成本。通過團長帶貨開拓市場的方式,使得社區團購有更低的獲客成本。
在巨頭相繼入場掀起風潮前,社區團購曾在疫情期間有亮眼表現,其規模化、無接觸配送的特點符合疫情期間消費者的需求,并帶來了訂單量和用戶數的暴漲。
彼時,社區團購賽道大部分是十薈團、興盛優選等創業公司。
今年4月,十薈團聯合創始人兼聯席CEO王鵬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從今年2月、3月的用戶數據來看,月新增付費用戶數量對比1月,增長了4—5倍。
或許是看到了社區團購的潛力,以滴滴在5月28日成立橙心優選(成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為起點,巨頭們先后入場該賽道。
截至目前,從日單量來看,后入場的巨頭們已占據優勢。
12月,相繼有媒體報道稱,12月17日,據媒體爆料,滴滴、美團、拼多多三家巨頭下的社區團購平臺12月件單量峰值均已突破1000萬單,其中滴滴旗下橙心優選12月日均件單量突破了1000萬單。
12月,叮咚買菜副總裁熊衛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巨頭入場后,社區團購已經發展到了2.0版本,“之前的社區團購你可以理解為微商邏輯,比較依賴團長,因為團長代表著流量,起到了帶貨的作用,所以團長可以拿到30%以上的傭金。”
如今的社區團購更多是平臺屬性。熊衛表示,社區團購2.0基本上是興盛優選摸索出來的模式,“團長不再需要提供流量,主要任務變成了提供場地、分揀商品和提供服務的作用,團長沒有那么重要了,商品屬于低毛利走量的模式。”
在該模式下,巨頭們通過燒錢補貼低價產品,迅速占領市場。
大潮裹挾之下,感覺到威脅的線下零售巨頭們,也先后開始加碼社區團購業務。
12月17日,某頭部實體零售商相關負責人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公司和互聯網巨頭在社區團購上存在差異之處,“有的社區團購平臺10個雞蛋賣出9毛9的價格,我們是做不到這么低的,我們最便宜的一款雞蛋產品,單個算下來都要四毛多。”
社區團購品牌及相關投資方
數據整理:時代周報記者陳婷、實習記者余佩掀 制圖:時代周報
各方混戰
在巨頭入場開始燒錢補貼大戰之前,社區團購賽道的中小玩家們已經接近盈利。
“3月份我們的GMV達到5億元,目前,十薈團大部分城市都具備持續性規模化的盈利能力,一季度總體的節奏還是比較好的。”今年4月,王鵬表示。
彼時,相較于跑馬圈地,賽道內的玩家更注重盈利。熊衛總結,從選品和銷售方面來看,當時社區團購平臺的團長都比較傾向于所謂的大規格高毛利商品。
但該局面隨后被各方勢力的相繼入場打破。
12月17日,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2020年,各路勢力進入社區團購賽道角逐的初衷不同。
賴陽表示,就互聯網企業而言,一方面是互聯網巨頭試圖打通最后一公里并獲取流量,為今后開展更多的社區生意奠定根基。此外,如美團等互聯網企業本身在最后一公里便有布局,如能在現有業務上疊加社區團購業務,能夠提高運營效率。
12月17日,行業資深人士、廣州蕓谷科技有限公司CEO宋旸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對于互聯網巨頭而言,切入社區團購是其從廣域電商向同城電商轉變的抓手業務。
除了為了長期戰略意義的互聯網巨頭,其他勢力的入場更多是基于原有的資源優勢。
賴陽表示,由于社區團購的技術門檻并不高,本身積累有客戶群的企業便可以開展社區團購業務。
擁有門店社群資源的來伊份(行情603777,診股)已經有所布局。
12月9日消息,來伊份在互動平臺表示,后續,公司銷售門店及自有APP平臺將與中通云店(如:菜鳥驛站、中通快遞超市、兔喜超市、中通云小店等)共享終端渠道。據悉,雙方將共同打造社區新零售業務,即公司一店一社群、店長即團長的社區團購業務。
賴陽表示,本身具備供應鏈基礎的企業也可以輕易地展開社區團購業務。如各大零售商超,在長年累月的積累中,與各大供應商保持著深入的合作關系。
目前,局勢未定,對于今后的競爭格局,上述實體零售商相關負責人表示,互聯網巨頭能否真的在該領域具備顯著的領先優勢,取決于互聯網巨頭的低價補貼能持續多久。
12月17日,上海財經大學電子商務研究所執行所長崔麗麗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在迅速打開市場、形成規模上,互聯網巨頭具有顯著優勢。
“和傳統零售商相比,互聯網巨頭具有更強的地推能力和運營能力。”崔麗麗還表示,部分傳統零售商本身缺乏承擔線上端口的能力。
“賣菜”依然是關鍵
12月9日,在南京召開的電商“菜品社區團購”合規經營座談會上,阿里巴巴、美團、滴滴、蘇寧等電商社區團購相關負責人已在告知書上簽字,承諾開展有序良性競爭,營造良好的市場秩序。
12月18日,有生鮮供應商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由于如今不正當競爭等原因,許多供應商已經開始不賺錢,并因此斷供個別平臺。
“除了斷供個別平臺外,我們更多會選擇對接多個平臺和渠道,提升自己的博弈能力。”其表示。
然而在五個月前,7月17日,該供應商曾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相較于生鮮電商,其更愿意向社區團購平臺供貨。
“個別社區團購平臺的抽成更低,賬期更短,供貨量大。”彼時,該供應商表示。
“絕對不能鼓勵燒錢的模式在市場上去拓展。”賴陽表示,在正當的競爭環境下,才有可能通過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等方式淘汰競爭對手,這樣留下來的才是競爭力強的、商業模式先進的、運行效率高的企業,“而不是燒錢時間長的。”賴陽強調。
12月18日,另一位業內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在外界監管的加力下,如果燒錢模式不可持續,或許社區團購賽道會提前進入深度競爭階段。
目前,互聯網巨頭已有開城外的更新動作。
滴滴方面近期對外表示,自12月起,橙心優選在全國推廣“橙心優選小店”,對社區小店“線上線下”賦能。根據橙心優選的計劃,將在未來3年內,對全國至少100萬個團長提供合作幫扶服務,形成人氣旺、“煙火氣”濃的小店生態。
12月16日,據媒體報道,美團優選正與全國多個地方政府建立戰略合作,加大優質農產品(行情000061,診股)源頭直采的力度,加速優質農產品從原產地直達社區;發揮數字經濟優勢,通過科技創新助力改善農產品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
社區團購雖然不僅賣生鮮,但生鮮競爭力的打造依然是社區團購平臺提高競爭優勢的關鍵。
艾媒咨詢在《2020上半年中國社區團購行業專題研究報告》中表示,超四成受訪用戶主要在社區團購平臺購買水果生鮮、糧油調味及零食飲料等品類的商品,其中水果生鮮占比最多,達48.9%。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社區團購作為主攻社區市場的模式,品類密切貼近小區居民的需求和偏好,因此食品生鮮和日用品成了社區團購的主戰場。
熊衛認為,在社區團購渠道,最后拼殺勝出的企業需要有更強的定力和耐心,有更深入產業鏈的能力。“這里的產業鏈接主要指上游農業生產環節。”
這或許意味著,“即時送達”的生鮮電商和“次日達”的社區團購,終有一日會正面交鋒。
為此,每日優鮮、樸樸超市和叮咚賣菜等正積極備戰。
11月消息,生鮮前置倉品牌樸樸超市上線“樸樸特選”,以“低價商品”迎戰社區團購。12月9日消息,為了進一步靠近原產地,每日優鮮總部將落地青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