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投資協定是什么意思?一文讀懂協定談判具體內容及影響
為什么中歐投資協定的簽訂備受關注?
中歐投資協定歷時7年達成協定。中歐雙邊投資協定(BIT)又稱中歐全面投資協定(中歐CAI),旨在構建中歐雙邊投資制度安排。協定談判2013年正式啟動,至今經歷了35輪談判。
協定核心內容包括以下四方面:(1)保證相互投資獲得保護,尊重知識產權,確保補貼透明性;(2)改善雙方市場準入條件;(3)確保投資環境和監管程序清晰、公平和透明;(4)改善勞工標準,支持可持續發展。
中歐CAI的主要難點和分歧是什么?
(1)公平競爭環境問題。主要體現在歐盟希望確保歐洲企業相對中國國有企業的非歧視性監管待遇,要求中國提高國家援助透明度。而中方的立場顯示中國不希望將國企政策被“公平競爭環境”原則一刀切,力求保障國有經濟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的重要地位不受動搖。
(2)市場準入問題。歐盟要求改善中國在電信、計算機、生物技術和新能源汽車方面的市場準入。而中方也在爭取進入歐盟市場投資某些行業(如電力和其他能源)的自由準入。
(3)歐盟投資保護主義上升。疫后歐方投資保護主義上升,呼吁加強醫藥、生物技術、基礎設施等領域的安全考慮及投資審查;并且擬在5G領域制定網絡安全框架。
促成談判達成的關鍵性因素是什么?
12月28日,歐盟委員會表示CAI消除了外國在中國投資某些行業的障礙,如新能源汽車、云計算服務、金融服務和健康等,CAI也將是中國第一份履行國有企業行為義務和全面透明補貼規則的協議。
12月29日,中國發布《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20年版)》,擴大外商投資范圍(新增127個條目,包含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等高端制造領域),出臺多項優惠政策(包括免征關稅、減收企業所得稅、優惠土地使用等方面)。
- 上一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調整年金基金投資范圍的通知》全文一覽
-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