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市場醞釀變局:未來2021年中國新能源車前景如何?
乘用車市場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首先我們可以看到整個新能源車市場目前呈現較好發展態勢,而在傳統車市場來看,從2007年到2017年,整個世界汽車市場的增量達到了2500萬臺的規模,其中中國增加了2000萬的規模,而其亞洲其他地區增加了500萬的規模,其他地區并沒有太大的增長。 中國占據世界輕型車市場30%的份額,但從2017年以來,整個車市呈現頂部下行的壓力,這種下行壓力在2018年、2019年、2020年都呈現相對走勢較大的壓力之中。在這種走勢之中,我們認為轉型新能源是重要的新的機遇點,尤其對中國而言,中國整個產業鏈呈現整車強、零部件弱的特征,而我們又有強大的像電力體系的支撐,在中國,想新能源車轉型是良好的機遇。
在這種發展過程中,世界新能源車目前發展中呈現較大的電動化發展的趨勢,從上世紀末的油電混動開始逐步的轉到純電動為主的發展的線路。現在,以純電動、插電混動新能源為主的新能源車總體占比已經達到了50%以上,而其中純電動占比也占到了狹義新能源車的68%,也就是2/3的是純電動,1/3的是插電混動。 今年應該說1~6月份,總體來看下滑15%,三季度增長了60%左右,全年來看,我們預計將達到250萬的水平,總體實現一個較強的正增長的良好的態勢。這種較快增長的原因在于,去年上半年的高基數,總體世界新能源車表現相對較強,而今年從上半年開始,低位起步后,下半年呈現一個良好的快速發展的態勢。 世界新能源車呈現板塊化、差異化發展的特征,其中,歐洲新能源車從2018和2019年的大概占到20%多的份額,逐步上升到今年占據44%的份額。而中國的新能源車從2018和2019年占據50%以上的份額,下降到今年占比38%的份額。可以看到以美國特斯拉、德國大眾、現代為主的三家企業的新專車發展是相對較快,而中國的比亞迪、北汽新能源以及奇瑞,和上汽集團等,總體來說表現的并不是特別強,因此今年呈現出以歐洲為主的發展特征。
中國的新能源車市場目前呈現相對艱難回暖的態勢,中國的新能源車發展在20 15年實際上是以客車為主的快速發展,客車占比達到33%,而且對電池的拉動也極其巨大。到了今年,新能源客車的占比僅5%左右,而專用車占比也只有6%。新能源的狹義乘車的占比達到83%,呈現新能源車以乘用車為主的新發展格局。按此計算,乘聯會認為今年新能源車在中國將呈現正增長的態勢,乘用車突破110萬,同比增長4%,甚至可能達到115萬以上的水平,表現相對良好。 新能源車行業產品的情況,總體來看,新能源車的廠家數量在2019年達到224家,達到峰值后,2020年回落至211家。其中乘用車生產商達到65家,而客車的生產商為75家,專用車130家,由于部分企業屬于乘用車、專用車各方面協同發展,所以總數量在211家,而乘用車的純電動車從2019年的78家推出新品,降到今年61家推出新品。總體來看,競爭在逐步的趨于集中化。